duān

端甫


拼音duān fǔ
注音ㄉㄨㄢ ㄈㄨˇ

端甫

词语解释

端甫[ duān fǔ ]

⒈  谓穿礼服,戴礼帽。端,周代礼服;甫,章甫,周代礼帽。语出《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引证解释

⒈  谓穿礼服,戴礼帽。端, 周 代礼服;甫,章甫, 周 代礼帽。

语出《论语·先进》:“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明 唐顺之 《奉命分祀孔庙作》诗:“鄙儒叨小相,端甫奉前规。”

分字解释


※ "端甫"的意思解释、端甫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端甫”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词语,分别解释如下:

1. 端:意为正直、端正,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

2. 甫:古汉语中用作人名或字,有美好、正直的意思。

因此,“端甫”整体上可以理解为“正直的人”或“品行端正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端甫”并没有作为独立词条出现,但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端”和“甫”各自的意义在字典中都有详细解释。

出处

“端甫”作为一个复合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可能是后人根据“端”和“甫”的意义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正直

品行端正

廉洁

反义词

贪污

不正

邪恶

相关词语

端庄

端庄大方

端坐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端甫”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词语,因此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他在同事中以其端甫之姿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这句话中,“端甫之姿”用来形容一个人品行端正,正直的形象,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