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ànjiǔ

断酒


拼音duàn jiǔ
注音ㄉㄨㄢˋ ㄐ一ㄡˇ

繁体斷酒

断酒

词语解释

断酒[ duàn jiǔ ]

⒈  禁止酿酒。

⒉  戒酒。

引证解释

⒈  禁止酿酒。

晋 王羲之 《杂帖》:“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餘万斛米,乃过於租。”
《南齐书·武帝纪》:“五月戊辰,詔曰:‘水旱成灾,穀稼伤弊凡三调众逋,可同申至秋登。京师二县, 朱方、姑熟 可权断酒。’”

⒉  戒酒。

唐 白居易 《答苏庶子》诗:“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
《水浒传》第三九回:“李逵 道:‘哥哥,你自放心去。若是这等疑忌时,兄弟从今日就断了酒,待你回来却开。’”
《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马驌 《池上》诗:“种鱼有术寻渔父,断酒无心学醉翁。”

国语辞典

断酒[ duàn jiǔ ]

⒈  戒酒。

唐·白居易〈答苏庶子〉诗:「病来从断酒,老去可禁愁。」

⒉  禁止造酒。

《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水旱成灾,谷稼伤弊,凡三调众逋,可同申至秋登。京师二县、朱方、姑熟,可权断酒。」

分字解释


※ "断酒"的意思解释、断酒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断酒”的意思:

“断酒”是指停止喝酒,戒酒的意思。通常用于形容人因为健康、工作或其他原因而决定不再饮酒。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断”字有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绝”,表示停止、断绝的意思。而“酒”字则是指酒这种饮料。因此,“断酒”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停止饮酒。

出处:

“断酒”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

同义词:

戒酒、禁酒、停酒、戒饮

反义词:

饮酒、豪饮、畅饮

相关词语:

酒量、酒瘾、酒鬼、酒桌、酒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断酒”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提及一个与戒酒相关的成语——“戒酒如命”。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一位名叫范仲淹的文人,他因为身体原因而戒酒,并且发誓“戒酒如命”,从此不再饮酒。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身体健康,他决定断酒,不再沾染任何酒精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