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ànshuǐ

断水


拼音duàn shuǐ
注音ㄉㄨㄢˋ ㄕㄨㄟˇ

繁体斷水
词性动词

断水

词语解释

断水[ duàn shuǐ ]

⒈  溪流中由于水底参差不齐所造成的水面破折处。

water-break; cut off the water supply;

引证解释

⒈  切水。

唐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⒉  断绝水源。京剧《龙江颂》第八场:“李志田 :立刻关闸。

江水英 :关闸? 李志田 :对! 江水英 :断水? 李志田 :不错!你同意吗? 江水英 (稍一停顿):不能同意。”

⒊  谓水源断绝。常指自来水供应不上。

《新民晚报》1986.12.24:“鼓浪屿 这个地方用水十分紧张,一天只供应几小时,断水是常有的事。”

⒋  古宝剑名。

晋 王嘉 《拾遗记·昆吾山》:“越王 句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 昆吾 之神,採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

国语辞典

断水[ duàn shuǐ ]

⒈  停止供水。

如:「商业大楼如有违规使用的情形,必遭断水、断电的处分。」

给水 供水

分字解释


※ "断水"的意思解释、断水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安全性高:负压燃烧、不逆火、无爆炸之虞,且断水、断电、自动报警,采用Pc控制。

2.断水断电,又面临拆迁部队突如其来的威胁,阎先生已经搬走一个多星期了,只剩下一屋子的书刊,散落一地。

3.拒不关闭的,断水断电、吊销许可、收回贷款,“不留余地,不留后路”。


AI解释


词语“断水”的意思:

“断水”是指阻断水流,使水道不通。常用于比喻某种资源的供应被切断或中断。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断”字有“断绝,切断”之意,“水”字有“水流,水资源”之意。因此,“断水”在字典中的解释即为切断水流,使水道不通。

出处:

“断水”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经常被用来形容某些情况下的资源供应被切断。

同义词:

断流

水断

水阻

反义词:

水通

水畅

相关词语:

水源

水利

水坝

水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断水”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太多,但可以举一个比喻性的例子。比如,某地区因干旱导致水源枯竭,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受到了严重影响,这就是一种“断水”的现象。

用这个词语造句:

由于附近的水坝出现故障,导致下游村庄“断水”多日,村民们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