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ūnchóng

敦崇


拼音dūn chóng
注音ㄉㄨㄣ ㄔㄨㄥˊ

敦崇

词语解释

敦崇[ dūn chóng ]

⒈  崇尚。浑厚清峻。结实高大。

引证解释

⒈  崇尚。

《晋书·慕容宝载记》:“﹝ 蒙容宝 ﹞及为太子,砥礪自修,敦崇儒学。”
唐高祖 《禁行刑屠杀诏》:“盖欲敦崇仁惠,蕃衍庶物,立政经邦,咸率兹道。”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汉 世敦崇行谊,州郡有才贤著闻者,其上得辟为功曹掾属,往往洊歷以至公卿列侯。”

⒉  浑厚清峻。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二:“文既成,敦崇严重, 太宗 深加叹奬。”

⒊  结实高大。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田臾传》:“田 家郎四体敦崇,头角崭崭,他日任重致远,当无出其右。”

分字解释


※ "敦崇"的意思解释、敦崇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敦崇”的意思:

“敦崇”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重视并推崇某事物。它强调对某种思想、行为或文化等的推崇和提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敦崇”的解释为:敬重而推崇之。

出处:

“敦崇”一词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在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可追溯到先秦至唐宋时期。

同义词:

推崇、尊崇、崇敬、崇奉

反义词:

轻视、贬低、忽视

相关词语:

敦促、敦厚、敦实、敦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敦崇”的典故,网上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但可以结合一些历史故事来说明。例如,古代儒家思想崇尚“仁、义、礼、智、信”,人们常以“敦崇儒学”来表示对儒家文化的推崇。

用这个词语造句: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类民俗活动,敦崇民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