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

词语解释
遁迹[ dùn jì ]
⒈ 避世;隐居;使人不知踪迹。
例遁迹空门。
英withdraw from society and lead a hermit's lif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遯跡”。见“遁迹”。亦作“遁跡”。亦作“遯蹟”。亦作“遯跡”。犹隐居;隐迹。
引《晋书·文苑传·李充》:“政异徵辞,拔本塞源,遁迹永日,寻响穷年,刻意离性而失其常然。”
南朝 宋 鲍照 《秋夜诗》之二:“遁跡避纷喧,货农栖寂寞。”
唐 许浑 《泛溪》诗:“遯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惟二翁不知何许人,遁迹深山,似亦修道之士,何以所为乃如此?”
碧野 《江汉行·荆山之玉》:“这 漳河 水库,澄碧明丽,使人联想到 荆山 之玉。它会不会是遁迹于人间的灵玉的化身?”
国语辞典
遁迹[ dùn jī ]
⒈ 隐避行踪,不为人所知。指隐居。
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而望遁迹山林,超然尘滓,千万不遇一尔。」
近隐迹
分字解释
※ "遁迹"的意思解释、遁迹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他不求闻达,只想遁迹于长林丰草之间。
2.他不求闻达,只想遁迹于长林丰草之间。
AI解释
词语“遁迹”的意思:
“遁迹”指的是隐居,脱离尘世,避开世俗的纷扰,隐藏自己的踪迹。常用来形容人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遁迹”条目的解释为:“遁,隐也。迹,踪也。隐其踪迹,不使人知也。”
出处:
“遁迹”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遂去,隐于山林,不知所终。”这里的“遁迹”便是指老子隐居山林。
同义词:
隐居、避世、隐逸、遁世
反义词:
问世、显身、出山、入世
相关词语:
隐士、避世者、隐居地、遁世者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遁迹”常被用来形容某些网络红人、意见领袖或知名人士选择离开公众视野,过一种低调的生活。例如,某个知名作家在成名后选择隐居山林,遁迹世外,专心创作。
造句:
他厌倦了名利场上的喧嚣,决定遁迹山林,过上隐居的生活。
相关词语
- dùn shī遁尸
- shé jì蛇迹
- yí jì遗迹
- dùn shì遁世
- jì xiàng迹象
- dùn shí遁时
- dùn shì遁士
- mào dùn冒遁
- xiāo shēng nì jì销声匿迹
- dùn shì遁饰
- liú fēng yí jì流风遗迹
- dùn shì yí róng遁世遗荣
- hén jì痕迹
- qí jì奇迹
- tāo guāng yǐn jì韬光隐迹
- shèng jì盛迹
- dùn wěi遁尾
- shòu jì兽迹
- zhēng jì征迹
- tuì dùn退遁
- shí jì实迹
- shèng jì胜迹
- cháo jì朝迹
- wū jì污迹
- xuè jì bān bān血迹斑斑
- qí jì綦迹
- jiē jì接迹
- xiāng jì相迹
- zhēn dùn贞遁
- shòu jì售迹
- jì rén迹人
- jiā dùn嘉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