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

顿仆


拼音dùn pū
注音ㄉㄨㄣˋ ㄆㄨ

繁体頓仆

顿仆

词语解释

顿仆[ dùn pú ]

⒈  犹跌倒。

引证解释

⒈  犹跌倒。

汉 陆贾 《新语·本行》:“及 閔 周室之衰微,礼义之不行也,厄挫顿仆,歷説诸侯,欲匡帝王之道。”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忿痛,大小呼嗟。”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顿仆,颠倒而僵仆也。”
《新唐书·李渤传》:“时 敬宗 晏朝 紫宸,入閤,帝久不出,羣臣立屏外,至顿仆。”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緑婴 在母旁,展足傚之,顿仆而啼。”

分字解释


※ "顿仆"的意思解释、顿仆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顿仆”的意思:

“顿仆”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指跌倒、倒下或者倒塌的意思。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顿仆”的解释可能包含其本义和引申义,但具体内容需要查阅《康熙字典》原文。《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其中对“顿仆”的详细解释可能包括其字源、音韵、释义等。

出处:

“顿仆”一词的出处不详,但根据其意义,可能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所出现,用以描述人物跌倒或建筑物倒塌的情景。

同义词:

跌倒

倒下

崩塌

摔跤

反义词:

站立

稳定

相关词语:

顿挫:形容声音或动作有停顿和曲折。

顿足:用脚猛地跺地,表示急躁或悔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顿仆”是一个相对常见的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暴风雨中,大树被狂风瞬间顿仆,压在了过路的小车上,造成了一定的交通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