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ūn rén
注音ㄉㄨㄣ ㄖㄣˊ
⒈ 仁厚。语本《易·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韩康伯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
⒈ 仁厚。
引语本《易·繫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韩康伯 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
《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诸葛 敦仁,则天活物。”
⒈ 笃厚仁孝。
引《三国志·卷五二·吴书·诸葛谨传》:「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
词语“敦仁”:
意思:敦仁指的是培养仁爱之心,强调仁德修养,倡导仁爱待人。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敦仁解释为:培养仁爱之心,注重仁德修养。
出处:《礼记·中庸》:“敦仁,善俗。”意为培养仁爱之心,改善风俗。
同义词:仁爱、仁德、仁心、仁者等。
反义词:刻薄、残忍、冷酷、无情等。
相关词语:仁者见之而思仁,智者见之而思智。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关于敦仁的故事有很多,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他一生敦仁,为人谦逊,深得孔子赏识。颜回死后,孔子悲痛欲绝,感叹“天丧予!天丧予!”
网络故事或典故:在网络中,敦仁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人。例如,一位网友在街头捡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他不仅将其带回家中精心照料,还通过网络寻求帮助,最终成功救助了小鸟。这个故事被网友称为“敦仁善举”。
用这个词语造句: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要时刻敦仁,关爱他人,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