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diǎn

二典


拼音èr diǎn
注音ㄦˋ ㄉ一ㄢˇ

二典

词语解释

二典[ èr diǎn ]

⒈  《尚书》中《尧典》、《舜典》的合称。

引证解释

⒈  《尚书》中《尧典》、《舜典》的合称。

《尚书序》“少昊、顓頊、高辛、唐、虞 之书,谓五典” 唐 孔颖达 疏:“今《尧典》《舜典》,是二帝‘二典’。”
《宋史·太祖纪三》:“晚好读书,尝读‘二典’,叹曰:‘ 尧、舜 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乎!’”
宋 陆游 《杂感》诗:“士生诵‘二典’,恍若生 唐 虞。”

分字解释


※ "二典"的意思解释、二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二典”的意思:

“二典”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两部经典著作。在古代,人们常用“二典”来指代《易经》和《书经》这两部儒家经典。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二典”的解释为:“二,数词,表示两个。典,经典,重要的书籍。二典,指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

出处:

“二典”这个词语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它源于古代对《易经》和《书经》的合称。

同义词:

二经

双典

反义词:

一典

单经

相关词语:

经典

儒家经典

易经

书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二典”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但可以联想到的是,在古代,儒家经典《易经》和《书经》被合称为“二典”,这两部经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易经》和《书经》合称为‘二典’,这两部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