èrzhàn

二战


拼音èr zhàn
注音ㄦˋ ㄓㄢˋ

繁体二戰
词性名词

二战

词语解释

二战(二戰)[ èr zhàn ]

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

分字解释


※ "二战"的意思解释、二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罗援现在西方史学界一谈起二战,脑中浮现的就是苏德战场的惨烈、诺曼底登陆的激烈、太平洋战场的悲烈,而鲜谈中国战场的壮烈。

2.为什么二战中日本俘虏比较少,就是因为日本兵宁死不降。

3.有人将这次灾难称为日本自二战时期广岛和长崎被原*弹轰炸以来所遭遇的最大悲剧,恐慌迅速传播到全球市场,如惊弓之鸟的投资者急忙卖出股票,试图寻找安全的避风港。

4.一名德国工程师声称,在俄首都莫斯科以西发现了二战期间藏匿的苏联“黄金卡车”,车上据信装载100吨黄金。

5.这书中许多彩页,都在二战和纳粹的历史中不断出现,建立了纳粹视觉标识的标准,却一直无人找到源头。

6.当时美国手中主要的武器就是威胁削减对英国的资金支持,而二战结束后英国的经济已是百孔千疮。

7.小日本需要再对其二战军妓道歉吗?

8., 二战时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四十九天,最终成为二战的转折点3中国抗日官兵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下,与侵华日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

9.谈到二战后的日本艺伎就不能不提岩崎峰子,风靡全球的小说《艺伎回忆录》就是以她为原型创作的。

10.虽说这地方确实不错,但它曾在二战时期见证过许多残暴不仁的处刑。


AI解释


词语“二战”的意思:

“二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突袭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结束,历时六年。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对“战”字的解释是:“战,击也。争斗也。一曰军旅之事。”对于“二”字,其解释为:“次也。序也。数之第二。”因此,结合康熙字典的解释,“二战”可以理解为第二次的战争。

出处:

“二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没有具体的出处,它是后来人们为了方便称呼而形成的习惯用语。

同义词: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第二次全球大战

反义词:

和平、和平时期

相关词语:

战争、冲突、战役、盟军、轴心国、法西斯、胜利、投降、和平谈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二战”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很多,如“二战英雄”等,这些故事往往以二战中的真实事件为背景,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展现了二战中的英勇事迹。

用这个词语造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