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发策决科发策决科的意思
jué

发策决科


拼音fā cè jué kē
注音ㄈㄚ ㄘㄜˋ ㄐㄩㄝˊ ㄎㄜ

成语解释 发策决科

繁体發策決科

发策决科

词语解释

发策决科[ fā cè jué kē ]

⒈  谓命题考试。

⒉  谓应试取中。

引证解释

⒈  谓命题考试。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李轨 注:“射以决科,经以策试,今徒治同经之书,而不见策用,故笑之。”
章炳麟 《与刘师培书》:“《学报》钩微探嘖,宣扬国光,诚所崇仰。独其中所録《公羊》诸説,时有未喻。 严 颜 立学,须以发策决科; 邵公 《解詁》,独推 胡母 条例。”

⒉  谓应试取中。

金 元好问 《兴定庚辰太原贡士南京状元楼宴集题名引》:“晋 北号称多士太平,文物繁盛,时发策决科者率十分天下之二,可谓富矣。”

国语辞典

发策决科[ fā cè jué kē ]

⒈  拆阅策问题目,决定录取科第。

汉·扬雄《法言》:「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分字解释


※ "发策决科"的意思解释、发策决科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还是用发策决科的形式招取新员工为好,这样能保证员工质量。


AI解释


“发策决科”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发布策略,决断科目。通常用来形容制定政策或决定学习内容时的审慎和决断。

康熙字典解释:

发策:发布政策。

决科:决断科目。

整个成语意为:发布政策,决断学习科目,形容决策严谨。

出处:

成语“发策决科”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夫学者所以求道也,道者,所以导物也。故学者发策决科,以明道术。”太史公自序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的自序,这里指学者们制定政策、决定学习内容,目的是为了明确学术方法。

同义词:

发号施令、制定策略、决断课程

反义词:

优柔寡断、犹豫不决、随意行事

相关词语:

政策、科目、学术、方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成语“发策决科”在网络上没有特别著名的故事或典故,但可以引申到现实生活中的类似情境,例如:

一个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时,校长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发策决科”,讨论如何安排各科目的教学时间和内容。

与这个词相关的典故可以想象如下:

古时候,一位贤明的君主在面临国家治理难题时,决定“发策决科”,召集各路英才商议对策,从而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造句:

市政府“发策决科”,提出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以期在短期内实现城市环保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