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āng jú
注音ㄈㄤ ㄐㄨˊ
⒈ 詹事府属下的左、右春坊和司经局的合称。
⒈ 詹事府属下的左、右春坊和司经局的合称。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二》。
引清 钱谦益 《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公之学博而敏,官史局以史事擅长,官坊局以公望倚重。”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后 钱 童 以戊戌, 孙 以辛丑,皆成进士。入翰林,躋坊局,握文衡。”
词语“坊局”的意思:
“坊局”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某种行业或手工业的行会、组织,或者是官府中负责某种特定事务的机构。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较少使用,但仍然可以用来指代某种专业组织或机构。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坊”的解释为:“市井也,市之区也。”,“局”的解释为:“官署也,局促也。”综合来看,“坊局”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是指官府中负责市井、市井区事务的官署。
出处:
“坊局”一词的出处并不明确,它可能源自古代文献或地方志中对于特定行业组织或官署的记载。
同义词:
行会
行局
行署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散乱”、“无组织”相对的概念。
相关词语:
市坊
行业
组织
官署
行业协会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坊局”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汇,并没有广为人知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与之直接相关。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各个坊局都严格遵循着官府的规定,确保市场的有序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