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lüè

方略


拼音fāng lüè
注音ㄈㄤ ㄌㄩㄝˋ
词性名词

方略

词语解释

方略[ fāng lüè ]

⒈  方针和策略;方法与谋略。

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资治通鉴》
方略既定,重在实施。
建国方略。

general plan;

引证解释

⒈  计划;权谋;策略。

《荀子·王霸》:“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脩战备,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诸辨士为方略者,妄作妖言,諂諛王。”
宋 司马光 《尚书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所治职事皆有方略,或素号繁剧者,兄处之尝有餘暇,气色不动,而众务修举。”
丁玲 《韦护》第三章:“她想不出一个可以惩罚他们的方略。”

⒉  兵书。

宋 苏轼 《策别二十》:“於是设武举,购方略,收勇悍之士,而开猖狂之言,不爱高爵重赏,以求强兵之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而方略繁重数百卷,士大夫望洋瞠目,耆宿老将渐尽,其曷以詔后?”

⒊  指挥;处置。

《后汉书·董卓传》:“君观我方略士众,足办 郭多 不?”
《醒世姻缘传》第五五回:“狄员外 道:‘买了来家,可怎么方略他?’”
《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你且消停,我方略了这两个,再与你説话。”

国语辞典

方略[ fāng lüè ]

⒈  方法谋略。

《汉书·卷五五·霍去病传》:「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有一老人来见丞相,欲陈说方略。」

德语Gesamtkonzept, Generalplan

法语stratégie

分字解释


※ "方略"的意思解释、方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为虚名而受灾祸,决非误国之道;若忍痛牺牲外蒙不毛之地,而换得东北与新疆以及全国之统一,而且统一方略非此不可也。

2.一百十五、儒家将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视为治国安邦之方略,把珍爱自然天物作为道德教育之内容。这是原始儒学馈赠给现代人的精神财富。

3.遵照***同志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行事,我们的社会主义四化大业就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4.这项研究旨在强调停止砍伐成熟林对减少陆地生态系统排放的重要作用,认为这将可能成为最重要的政策方略。

5., 其一,荣军经受了上次损失了先锋营整整一千兵马的失利,聂无双此次定下求稳的方略,生怕重蹈覆辙。

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就人才,贯彻方略,社稷平治,边邦安宁,云云。


AI解释


词语“方略”的意思:

“方略”指筹划的策略或办法,通常用于军事、政治或解决问题的领域,强调的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思考方法和行动计划。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方略”条目的解释为:“方,正也;略,简也。谓方法简要也。”这里将“方”解释为正、正派,将“略”解释为简、简要,合起来表示方法正派、简要。

出处:

“方略”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故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同义词:

策略、谋略、方计、计谋、方策

反义词:

无明确反义词,但可相对的词语有:草率、盲目、混乱

相关词语:

战略、战术、策略、计策、方法、手段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都曾运用“方略”这一概念。如《孙子兵法》中孙武所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即是一种高明的方略。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这次对抗疫情的战斗中,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略,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