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zhàng

方丈


拼音fāng zhàng
注音ㄈㄤ ㄓㄤˋ
词性名词

方丈

词语解释

方丈[ fāng zhàng ]

⒈  一丈见方。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square zhang;

⒉  平方丈。

square zhang;

方丈[ fāng zhàng ]

⒈  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因住持的居室四方各为一丈,故名。

abbot’s room;

⒉  也指佛寺或道观的住持。

Buddhist abbot;

引证解释

⒈  一丈见方。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白傅 葬 龙门山,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塚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茅盾 《锻炼》二:“窗外是不满方丈的小院子。”

⒉  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

语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赵岐 注:“极五味之饌食,列於前,方一丈。”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食则方丈,衣则龙章。”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贬误》:“﹝书生﹞乃於口中吐一铜盘,盘中海陆珍羞,方丈盈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楔子:“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今日至亲只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呵!”
梁启超 《<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彼食前方丈,而市酒肉者,得以养焉。”

⒊  初指寺院。后指僧尼长老、住持的居室。

《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宋 大明 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经象。”
张铣 注:“言立方丈之室,覆以茅茨之草,以置经象也。”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未若天尊,躬临方丈。”
唐 欧阳詹 《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诗:“寂尔方丈内,莹然虚白间。”
《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那尼姑连忙出门迎接,邀入方丈。”
《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两位男性住北间,两位堂客住南间,他自己告退回方丈。”

⒋  指道观住持的居室。

《水浒传》第一回:“真人答道:‘容稟,詔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看过了 吕纯阳、韩湘子 跨鹤并飞的亭子……便在方丈内坐了一会。”

⒌  指寺院、道观的住持。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之三:“名价皆酬百万餘,尚怜方丈讲玄虚。”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八大寺》:“一寺之事,方丈总其成。”
郁达夫 《在寒风里》下:“第二天早晨一早,就辞别了方丈,走下山来。”

⒍  传说中海上神山名。参见“方丈洲”。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 蓬莱、方丈、瀛洲。”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 方丈、蓬莱,登陆则有 四明、天台。”
宋 贺铸 《海月谣》词:“顿觉 蓬莱、方丈,去人不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卧三脚木榻上,觉四体舒适,心神开朗,如居 蓬莱、方丈 间。”

国语辞典

方丈[ fāng zhàng ]

⒈  长宽各一丈的面积。

《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

方丈[ fāng zhang ]

⒈  维摩诘所说经说,维摩诘居士居住的卧室一丈见方,但容量无限,禅宗取其意,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

《西游记·第九回》:「你真个要寻父母,可随我到方丈里来。」

⒉  僧寺的住持。

《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娘子道:『一件,不要去方丈内去;二件,不要与和尚说话;三件,去了就回。来得迟,我便来寻你也。』」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贫僧当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芜湖县甘露庵里的,后在京师报国寺做方丈。」

英语one of three fabled islands in Eastern sea, abode of immortals, square zhang (i.e. unit of area 10 feet square)​, monastic room 10 feet square, Buddhist or Daoist abbot, abbot's chamber

德语Abt

法语zhang carré (unité de mesure)​

分字解释


※ "方丈"的意思解释、方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图案采用中国传统的仙山楼阁样式,在其中融入了圆明园的元素,昆仑玄圃,梦幻不过咫尺;蓬莱方丈,仙山已在几前。

2.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契诃夫

3.都如说喜欢没感情的人就等于喜欢和尚,闷油瓶至少是方丈级别的,事实上我觉得他更趋于如来佛之类的。要是知道我的心思,不但不会有所回应,反而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下一秒就是一座五指山下来,永世不得翻身。线性木头

4.“悔过书”指责释永信担任方丈10年间让具有1000历史的少林寺走上商业化道路,玷污了宗教的名声,违背了少林寺的宗旨。

5.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称,武术是动中悟禅。他的会客室正设在一座苦思冥想造型的佛像旁边。

6.倘若本寺方丈和业师不准,便无法遵依前辈的嘱咐了。

7.“悔过书”指责释永信担任方丈10年间让具有1000历史的少林寺走上商业化道路,玷污了宗教的名声,违背了少林寺的宗旨。

8., 1981年,父母遂其志,至嵩山礼少林寺方丈行正长老为师,披剃出家,旦暮依侍,亲炙师教,锤炼有年,慧行俱进。

9.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契诃夫

10.在草坪中央几方丈的地面上,聚集着数不清的蝴蝶,仿佛是一座五色缤纷的花坛。


AI解释


词语“方丈”的意思:

1. 指寺院中主持的别称,即寺院的长老。

2. 形容人说话或行动有气派、有分量。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方丈”条目的解释主要是指寺院中的长老,即主持,主持寺院的宗教事务。

出处:

“方丈”一词的出处较早,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佛教中的“方丈”是指主持佛寺的长老,其词根来自梵文“Vihāra”,意为“静室”、“修行之所”。

同义词:

主持

长老

方丈和尚

反义词:

学僧(未出家的僧侣)

俗人(非僧侣)

相关词语:

寺院

佛门

菩提

菩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一个关于“方丈”的趣味故事,讲的是一位寺庙方丈因为不熟悉网络,误以为网友的玩笑话是真的,结果闹出了不少笑话。这个故事体现了方丈这个角色在现代社会的适应性问题。

造句:

1. 那位方丈慈悲为怀,常常救济贫困的百姓。

2. 这位企业家行事大方,有如一位真正的方丈,不拘小节,气度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