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án

樊鹿


拼音fán lù
注音ㄈㄢˊ ㄌㄨˋ

樊鹿

词语解释

樊鹿[ fán lù ]

⒈  樊篱中的鹿。比喻失去自由者。

引证解释

⒈  樊篱中的鹿。比喻失去自由者。

明 徐渭 《对明篇》:“君今幸不为樊鹿,亦似蛟蟠不得申。”

分字解释


※ "樊鹿"的意思解释、樊鹿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樊鹿”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关在樊笼里的鹿,比喻人受到束缚而无法自由。

康熙字典解释:

“樊”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关养鸟兽的笼子。

“鹿”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为:一种哺乳动物,雄的有角,生活在森林中。

出处:

“樊鹿”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庄子与惠施游于樊鹿之中,惠施曰:‘吾闻子欲以樊鹿之术见我,信乎?’庄子曰:‘然。’”这里的“樊鹿”是指庄子想要用比喻的方式来见惠施。

同义词:

囚鹿

狱鹿

反义词:

自由

欣喜

相关词语:

樊笼

囚禁

狱中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樊鹿”这个成语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它常常被用来比喻人在某种束缚或限制下的生活状态。

造句: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很少直接使用“樊鹿”这个成语,但可以用以下方式造句:

他在那个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了多年,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樊鹿,渴望自由,但无处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