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cháng

奉常


拼音fèng cháng
注音ㄈㄥˋ ㄔㄤˊ

奉常

词语解释

奉常[ fèng cháng ]

⒈  秦九卿之一。

⒉  保持恒久。

引证解释

⒈  秦 九卿之一。 《汉书·百官公卿表》:“奉常, 秦 官,掌宗庙礼仪,有丞。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常。”
颜师古 注:“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持之,故曰奉常也。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也。”

⒉  保持恒久。

宋 范成大 《古鼎作香炉》诗:“云雷縈带古文章,子子孙孙永奉常。”

分字解释


※ "奉常"的意思解释、奉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奉常”的意思:

“奉常”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主要负责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制度等事务。在古代,它是九卿之一,属于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奉常”的解释可能涉及其官职的职责和地位,但具体内容需要查阅《康熙字典》原文。

出处:

“奉常”作为官职,其出处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是中央政府设立的重要官职之一。

同义词:

奉祀官

祀官

反义词:

相关词语:

宗庙

祭祀

礼仪

九卿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奉常”是古代官职,并没有直接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官场文化和历史事件,如《史记》中关于官员的记载。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奉常负责全国祭祀大礼,其地位显赫,备受尊敬。

例句:

明代的奉常李公,一生勤勉,致力于弘扬礼制,使得宗庙祭祀得以庄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