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éng

缝掖


拼音féng yè
注音ㄈㄥˊ 一ㄝˋ

繁体縫掖

缝掖

词语解释

缝掖[ fèng yè ]

⒈  亦作“缝腋”。

⒉  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缝腋”。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

《后汉书·王符传》:“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李贤 注:“《礼记·儒行》:‘ 孔子 曰:“丘 少居 鲁,衣逢掖之衣。”
’ 郑玄 注曰:‘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单衣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大夫士,狐貉缝腋,羔麑豹袪。”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陛下若以臣之贱不足以赎 邕,鴈门 缝掖有効矣。”
《明史·金毓峒传》:“因言 復社 一案,其人尽缝掖,不可以一夫私怨开祸端。”
清 汪懋麟 《同展成入直史馆蒙示和谢惠连秋怀诗走笔和之》:“安能学缝掖,巧黠各相半。”

分字解释


※ "缝掖"的意思解释、缝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缝掖”:

意思:缝补衣服,比喻对人的帮助或提携。

康熙字典解释:缝,补也。掖,助也。缝掖,谓缝补衣服,又引伸为帮助别人。

出处:出自《礼记·月令》:“季冬之月,缝衣。”后以缝掖为帮助别人的成语。

同义词:扶掖、提携、扶持

反义词:排挤、排斥、打压

相关词语:缝补、掖持、扶持、援引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古代有位大臣,他看到一位年轻人很有才华,便主动帮助他,给他提供机会,使他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位大臣的行为被后人称为“缝掖”。

网络故事或典故:有一位名叫张三的年轻人,他出身贫寒,但在一位好心的前辈的缝掖下,他得到了很多学习和工作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人才。

造句:在困境中,他得到了领导的缝掖,才得以顺利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