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énlüè

焚掠


拼音fén lüè
注音ㄈㄣˊ ㄌㄩㄝˋ

焚掠

词语解释

焚掠[ fén lüě ]

⒈  焚烧抢掠。

引证解释

⒈  焚烧抢掠。

《新唐书·康承训传》:“勛 闻 徐 已拔,气丧,无顾赖,众尚二万,自 石山 而西,所在焚掠。”
明 陈子龙 《中都》诗:“汤沐恣焚掠,松楸尽翦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既明,始知村中焚掠殆尽。”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然而 中国 有枪阶级的焚掠平民,屠杀平民,却向来不很有人抗议。”

国语辞典

焚掠[ fén lüè ]

⒈  放火抢劫。也作「焚劫」。

《新唐书·卷一四八·康日知传》:「勋闻徐已拔,气丧,无顾赖,众尚二万,自石山而西,所在焚掠。」
《聊斋志异·卷七·阿英》:「既明,始知村中焚掠殆尽。」

分字解释


※ "焚掠"的意思解释、焚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百零一年前,它是“万园之园”,一百多年前,它惨遭兵匪焚掠,三十年前,它是故宫禾黍,如今,它陷入尴尬茫然。

2.三百年前它是万园之园,一百多年前它惨遭兵匪焚掠,三十年前它是故宫禾黍,如今它陷入尴尬茫然。


AI解释


词语“焚掠”的意思:

“焚掠”是一个汉语词汇,由“焚”和“掠”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焚”指的是焚烧、烧毁,“掠”指的是抢夺、掠夺。所以,“焚掠”的意思是指焚烧和掠夺,通常用于描述战争、抢劫等暴力行为中,对财物和人口的破坏和掠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焚掠”的解释为:“焚,烧也。掠,夺也。焚掠,烧夺也。”这里的解释与上述意思相吻合。

出处:

“焚掠”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其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抢劫等历史事件中。如《史记》、《汉书》等历史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

同义词:

焚烧

抢夺

掠夺

焚烧抢夺

焚烧劫掠

反义词:

保护

保卫

保存

爱护

维护

相关词语:

焚烧品

掠夺者

焚烧案

掠夺战

焚掠罪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文学、影视作品中,“焚掠”一词常常被用来描绘战争、劫难等场景。例如,在一些战争题材的网络小说中,主角可能会通过焚掠敌人据点来取得胜利。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的许多城市进行了焚掠,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