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ng

傅相


拼音fù xiāng
注音ㄈㄨˋ ㄒ一ㄤ

傅相

词语解释

傅相[ fù xiāng ]

⒈  古称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汉诸侯国有太傅,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治国,改丞相曰相,通称傅相。

⒉  辅佐。

⒊  指佐理或侍奉。

引证解释

⒈  古称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 汉 诸侯国有太傅, 景帝 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治国,改丞相曰相,通称傅相。

《史记·梁孝王世家》:“故诸侯王当为置良师傅相忠言之士。”
《后汉书·班彪传》:“今皇太子诸王,虽结髮学问,脩习礼乐,而傅相未值贤才,官属多闕旧典。”

⒉  辅佐。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成王 即位, 周公 之属傅相焉。”
汉 袁康 《越绝书·吴人内传》:“武王 封 周公,使傅相 成王。”

⒊  指佐理或侍奉。

《汉书·王吉传》“为傅婢所毒” 颜师古 注:“凡言傅婢者,谓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

分字解释


※ "傅相"的意思解释、傅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傅相”的意思:

“傅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通常指辅佐君主、总理国政的大臣。在古代,傅相既是官职名称,也是对这类官职所执掌职责的泛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傅相”词条的解释为:“傅,辅也;相,宰相也。傅相,辅佐君主之宰相也。”

出处:

“傅相”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如《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孔子为鲁司寇,与闻国政,孔子使子贡为傅相”的记载。

同义词:

辅相

辅佐

辅臣

相国

反义词:

郎中

吏部

吏员

相关词语:

国相

辅政

辅国

辅佐之臣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傅相”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定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故事或成语,如“辅佐贤君”、“辅国良臣”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唐朝时期,魏征以才智出众,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为傅相,辅佐朝政,为国家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