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ù zhào
注音ㄈㄨˋ ㄓㄠˋ
⒈ 应朝廷征召。
⒈ 应朝廷征召。
引《晋书·郗鉴传》:“鉴 不应其召,从兄 旭,郗 之别驾,恐祸及己,劝之赴召, 鉴 终不迴。”
明 文徵明 《跋东坡五帖叔党一帖》:“而有‘来日渡 江,愈远左右’之语,当是自 杭 赴召途中,与 王忠玉 者。”
蔡东藩 《唐史演义》第四十回:“安石 方入任侍中,不肯赴召。”
词语“赴召”的意思:
“赴召”是指前往应召,通常用于指人应官方或上级的召唤去执行某项任务或任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召”字有召唤、呼唤之意,而“赴”则表示前往。所以“赴召”合起来就是前往应召的意思。
出处:
“赴召”一词没有特定的出处,它是根据“召”和“赴”两个字的含义组合而成的成语。
同义词:
应召
前往
遵命
反义词:
拒召
推辞
拒绝
相关词语:
召见
召集
召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赴召”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可以用来描述某个英雄人物或忠诚的臣子应召为国家或君主效力,如古代的忠臣赴京应召,现代的志愿者应召参加救灾行动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当得知国家需要他前往前线支援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赴召,展现出了他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