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ng

刚日


拼音gāng rì
注音ㄍㄤ ㄖˋ

繁体剛日

刚日

词语解释

刚日[ gāng rì ]

⒈  犹单日。古以“十干”记日。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

引证解释

⒈  犹单日。古以“十干”记日。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

《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孔颖达 疏:“外事,郊外之事也。刚,奇日也,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也。外事刚义故用刚日也。”
唐 刘禹锡 《因论·叹牛》:“甫闻邦君饗士,卜刚日矣。”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穷理之功课,每刚日诸生在堂上读书。”

国语辞典

刚日[ gāng rì ]

⒈  单日。古以十干纪日,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为「刚日」。

《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唐·孔颖达·正义:「刚,奇日也。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也。外事刚义,故用刚日也。」

分字解释


※ "刚日"的意思解释、刚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刚日”的意思:

“刚日”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的合称。这些日子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宜进行某些活动或仪式的日子。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刚日”的解释为:“刚日,农历每月之始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也。谓之日刚,以其为月之始也。”

出处:

“刚日”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历法。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提到“刚日”的概念。

同义词:

初一日

十一日

二十一

反义词:

末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相关词语:

刚月: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的合称。

恒日: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的合称。

农历:古代中国历法,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依据。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刚日”这个词语较为专业,与网络故事或典故关联性不强,因此没有明显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今天是农历的刚日,不宜动土,所以我们决定推迟搬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