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日

词语解释
刚日[ gāng rì ]
⒈ 犹单日。古以“十干”记日。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
引证解释
⒈ 犹单日。古以“十干”记日。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
引《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孔颖达 疏:“外事,郊外之事也。刚,奇日也,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也。外事刚义故用刚日也。”
唐 刘禹锡 《因论·叹牛》:“甫闻邦君饗士,卜刚日矣。”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穷理之功课,每刚日诸生在堂上读书。”
国语辞典
刚日[ gāng rì ]
⒈ 单日。古以十干纪日,甲、丙、戊、庚、壬五日居奇位,属阳刚,故称为「刚日」。
引《礼记·曲礼上》:「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
唐·孔颖达·正义:「刚,奇日也。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也。外事刚义,故用刚日也。」
分字解释
※ "刚日"的意思解释、刚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刚日”的意思:
“刚日”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的合称。这些日子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宜进行某些活动或仪式的日子。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刚日”的解释为:“刚日,农历每月之始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也。谓之日刚,以其为月之始也。”
出处:
“刚日”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古代历法。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提到“刚日”的概念。
同义词:
初一日
十一日
二十一
反义词:
末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相关词语:
刚月: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的合称。
恒日: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十六日、十七日的合称。
农历:古代中国历法,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为依据。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刚日”这个词语较为专业,与网络故事或典故关联性不强,因此没有明显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用这个词语造句:
今天是农历的刚日,不宜动土,所以我们决定推迟搬家的时间。
相关词语
- shí rì时日
- hóng rì红日
- rì jì日记
- dàn rì rì xī旦日日夕
- chūn rì春日
- rì shèn yī rì日慎一日
- zhào dùn rì赵盾日
- jìn rì近日
- rì zǐ日子
- tóng rì同日
- rì zhì日志
- rì yòng日用
- shēng rì生日
- gōng zuò rì工作日
- zuó rì昨日
-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
- rì cháng日常
- xiāng hé rì相合日
- píng rì平日
- dà nián rì大年日
- wǎng rì往日
- rì lǐ日里
- qiū rì秋日
- rì guāng yù日光浴
- jīn rì今日
- rì shí日食
- cái yī rì裁衣日
- gāng zhèng刚正
- jié rì节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饱食终日
- bǎi rì百日
- láo dòng rì劳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