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的意思
cāixiǎng

哥德巴赫猜想


拼音gē dé bā hè cāi xiǎng
注音ㄍㄜ ㄉㄜˊ ㄅㄚ ㄏㄜˋ ㄘㄞ ㄒ一ㄤˇ

哥德巴赫猜想

词语解释

哥德巴赫猜想[ gē dé bā hè cāi xiǎng ]

⒈  数论中著名难题之一。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每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每一个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实际上,后者是前者的推论。两百多年来,许多数学家孜孜以求,但始终未能完全证明。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2个的数之和”,简称“1+2”。这是迄今世界上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最佳成果。

⒉  报告文学。徐迟作。1978年发表。数学家陈景润从小酷爱数学。进入厦门大学数学系后,他又与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结下了不解之缘。“文化大革命”中尽管遭到批斗和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仍埋头钻研数学,终于完成了被国际数学界所公认的“陈氏定理”。作品文笔华美,富于哲理。

分字解释


※ "哥德巴赫猜想"的意思解释、哥德巴赫猜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尖端,陈景润夜以继日、殚思极虑地刻苦钻研,终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数学尖端,陈景润夜以继日、殚思极虑地刻苦钻研,终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AI解释


词语“哥德巴赫猜想”:

意思: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上一个未解决的猜想,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该猜想指出,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这是一个著名的数学难题,至今未被证明或证伪。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是清代的一部大型汉语字典,但哥德巴赫猜想作为一个数学概念,并未出现在康熙字典中。

出处:哥德巴赫猜想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

同义词:质数和猜想、质数之和猜想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所有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合数之和”的猜想。

相关词语:质数、合数、数学猜想、数学难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哥德巴赫猜想因其难度和历史悠久,被广泛传播,网络上有很多关于这个猜想的故事和趣闻。例如,有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哥德巴赫定理挑战”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尽管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未被证明,但许多数学家仍然致力于寻找证明它的方法,希望能够解开这个数学史上的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