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ōng yáng zǐ
注音ㄍㄨㄥ 一ㄤˊ ㄗˇ
⒈ 即公羊高。
⒈ 即 公羊高。《汉书·艺文志》:“《公羊传》十一卷。参见“公羊”。
引公羊子,齐 人。”
颜师古 注:“名 高。”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 公羊子、穀梁子,《史记》云 太史公。”
词语“公羊子”:
意思:公羊子是古代中国对儒家学者的一种尊称,特指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家学者公羊高。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公羊子”一词,但根据其含义,可以推测其解释为“指儒家学者公羊高”。
出处:《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公羊子,名高,字长卿,齐人也。”由此可知,公羊子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公羊高。
同义词:公羊学者、公羊博士
反义词:无特殊反义词
相关词语:公羊学、公羊春秋、公羊传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公羊子作为儒家学者,其学说在后世影响深远。在网络上有许多关于公羊子的故事和典故,如“公羊子传经”、“公羊子解经”等。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相传,公羊子在讲授《春秋》时,曾遇到一位质疑者,质疑者认为《春秋》中的某些记载与实际历史不符。公羊子则耐心解释,最终使质疑者信服。
造句:在古代,公羊子以其博学多才,被誉为儒家学者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