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ǒuān

苟安


拼音gǒu ān
注音ㄍㄡˇ ㄢ
词性动词


苟安

词语解释

苟安[ gǒu ān ]

⒈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

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be content with momentary ease and comfort;

引证解释

⒈  苟且偷安。

《后汉书·西羌传论》:“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 西湖 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巴金 《春》二十:“他当初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错,就被逼着步步走错。”

国语辞典

苟安[ gǒu ān ]

⒈  苟且偷安。

如:「我们不可只图一时的苟安,必须随时提高警觉,以防敌人偷袭。」

奋发

英语see 苟且偷安[gou3 qie3 tou1 an1]

法语s'endormir dans une sécurité trompeuse

分字解释


※ "苟安"的意思解释、苟安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不惜牺牲自由以图苟安的人,既不配享受自由,也不配获得安全。富兰克林

2.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3.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

4.我是少年!我有如炬的眼,我有思想召唤泉。我有牺牲的精神,我有自由不可捐。我过不惯偶像似的流年,我看不惯奴隶的苟安。我起!我欲打破一切的威权。

5.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6.没有其他殖民地表现出这种苟安的、自私的无动于衷,任其边境居民被残忍地侵掠。

7.海洋世界,岂能苟安于一隅?这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8.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9.不惜牺牲自由以图苟安的人,既不配享受自由,也不配获得安全。

10.即便是身陷伊拉克泥潭而无暇顾及其他的美国,在布什政府被羁绊住手脚的情况下,为了能苟安度过剩下的两年任期,也会倾向于使最终期限不了了之。


AI解释


词语“苟安”的意思:

“苟安”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为了求得暂时的安宁或安全而不顾道义、原则,勉强维持现状。通常带有贬义色彩,用来形容人缺乏志向和骨气,只求得过且过。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苟”字条下有“苟且”一词,解释为“苟且偷生,不求上进”,与“苟安”的含义相近。

出处:

“苟安”一词的出处并没有一个特定的文献,它是根据“苟且”和“安”字组合而成的,用来表达“苟且偷安”的意思。

同义词:

苟且偷生

饱食终日

麻木不仁

反义词:

勇往直前

坚持不懈

顶天立地

相关词语:

苟且偷生

求稳怕乱

贪生怕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苟安”这个词语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并不常见,但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了逃避现实问题或困难,选择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的态度。

用这个词语造句:

面对国家民族的危难,他选择苟安一隅,不愿投身抗争,实为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