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àguān

挂冠


拼音guà guān
注音ㄍㄨㄚˋ ㄍㄨㄢ

繁体掛冠

挂冠

词语解释

挂冠[ guà guàn ]

⒈  辞官。

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后汉书·逢萌传》

resign from office;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掛冠”。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五》:“﹝ 逢萌 ﹞闻 王莽 居摄, 子宇 諫, 莽 杀之。

萌 会友人曰:‘三纲絶矣,祸将及人。’即解衣冠,挂 东都 城门,将家属客於 辽东。”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亦载此事。又, 南朝 梁 陶弘景,于 齐高帝 作相时,曾被引为诸王侍读。他家贫,求作县令不得,乃脱朝服挂 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后因以“挂冠”指辞官、弃官。 南朝 梁 沉约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挂冠若 东都,山林寧復出。”
宋 叶适 《祭韩子师尚书文》:“愤发挂冠,龠米自炊。”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蒿目为时忧,年未艾,霜雪盈头,掛冠无奈君恩厚,銓衡陪掌,簪缨忝继,君父难酬。”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有的咬一口松皮饼,极口叹赏它的清香,说自己明天就要挂冠归隐,去享这样的清福。”

国语辞典

挂冠[ guà guān ]

⒈  比喻辞去官职。参见「挂冠」条。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分字解释


※ "挂冠"的意思解释、挂冠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面对来自董事会的一片责难之声,壮志未酬的菲佛尔不得不挂冠而去。

2., 更有甚者,在张家祝挂冠求去、当局宣布几全额支应重建经费后,民进党仍不罢休,并拉高层级要求“内阁总辞”。


AI解释


词语“挂冠”的意思:

“挂冠”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指古代官员辞官回家,把官帽挂起来,表示不再为官。后多用来比喻辞去官职或职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挂冠”这个成语,但“挂”字条下有“冠”的解释,“冠”字条下有“挂冠”的解释。其意同成语“挂冠”。

出处:

成语“挂冠”出自《后汉书·张衡传》:“衡既挂冠,闲居洛阴,乃著《二京赋》。”这里的“挂冠”是指张衡辞官归隐。

同义词:

辞官、弃官、挂印、辞去官职

反义词:

留任、升官、晋升、就职

相关词语:

冠冕堂皇、冠盖云集、冠绝一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挂冠”常常与古代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相关联,例如一些网友以“挂冠归隐”自居,表达自己追求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网络故事:一位网友因工作压力过大,决定“挂冠归隐”,离开繁忙的都市,去乡村寻找宁静的生活。

造句:

这位资深记者因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决定挂冠归隐,过上平静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