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jiàn

规谏


拼音guī jiàn
注音ㄍㄨㄟ ㄐ一ㄢˋ

繁体規諫

规谏

词语解释

规谏[ guī jiàn ]

⒈  以正义之道劝人改正言行的不当之处。

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墨子·尚同上》

expostulate;

引证解释

⒈  谓以正言劝诫谏诤。

《墨子·非命中》:“故上有以规諫其君长,下有以教顺其百姓。”
《新五代史·杂传·高行珪》:“行珪 性贪鄙,所为多不法,副使 范延策 为人刚直,数规諫之。”
《红楼梦》第九九回:“惟是幕友们耳目最长,见得如此,得便用言规諫,无奈 贾政 不信。”
洪深 《歌女红牡丹》:“红牡丹 偶尔规谏,反遭毒手。”

国语辞典

规谏[ guī jiàn ]

⒈  以善言相劝诫。《红楼梦》第三回:「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著实忧郁。」也作「规劝」。

《墨子·尚同上》:「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怂恿

分字解释


※ "规谏"的意思解释、规谏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在实践中,李京总结出思想教育“疏导三法”:即理论、规谏和慰藉疏导。


AI解释


词语“规谏”的意思:

“规谏”是指对上级或他人提出批评或建议,希望他们改正错误或改进工作。这是一种忠诚、正直的行为,体现了对事业和国家的关心。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规谏”解释为:“规,正也;谏,告也。规谏,谓正告之也。”

出处:

“规谏”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的“规谏其君”。

同义词:

规劝、劝谏、忠告、进言

反义词:

谄媚、阿谀、奉承、拍马屁

相关词语:

忠言逆耳、直言不讳、诤言、讽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关“规谏”的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引用一些历史故事。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因为自己的错误而采纳了魏征的规谏,从而避免了国家的大祸。

造句: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勇于规谏,为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