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露


拼音gū lù
注音ㄍㄨ ㄌㄨˋ

孤露

词语解释

孤露[ gū lù ]

⒈  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⒉  孤立暴露。

引证解释

⒈  孤单无所荫庇,指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戴明扬 校注引 王棠 《知新录》:“魏 晋 间人,以父亡为孤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自兹已后,二亲若在,每至此日(生日),常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
唐 韩愈 《祭李氏二十九娘子文》:“汝之警敏和静,人莫及之,姿相丰端,不见闕亏,幼而孤露,其然何为?”
清 赵翼 《哭门人董东亭》诗:“孤露身真落叶如,曾怜少贱带经锄。”

⒉  孤立暴露。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援朝篇》:“我 牙山 之兵,孤露无援。”

国语辞典

孤露[ gū lù ]

⒈  幼失父母,毫无荫庇的人。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少加孤露,母兄见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

分字解释


※ "孤露"的意思解释、孤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孤露”的意思:

“孤露”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中,一般指的是孤独地暴露在外,无遮无拦的状态。它可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孤立无援、无依无靠的境地。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孤露”一词,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以推测其解释为:孤独地暴露在外,无遮无拦。

出处:

“孤露”一词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具体出处难以一一列举。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红楼梦》第八十回:“他(宝玉)孤露一身,无依无靠,岂不是要遭人欺负么?”

2. 《西游记》第二十五回:“悟空孤露在山,无依无靠,如何过得日子?”

同义词:

1. 孤单

2. 孤独

3. 孤寂

反义词:

1. 依靠

2. 团聚

3. 温馨

相关词语:

1. 孤身一人

2. 孤苦伶仃

3. 孤芳自赏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关于“孤露”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多见。以下是一个虚构的例子: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孤露的文人,因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生活困苦。一日,他在街头卖艺,唱起了一首自编的《孤露歌》:“孤露一身,无依无靠,何时才能得志高?”

这首歌感动了路过的皇帝,皇帝听闻孤露的才华,便将他召入宫中,封他为翰林院编修。从此,孤露不再孤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用这个词语造句:

夜幕降临,他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街头,感受着孤露的寒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