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ncháng

衮裳


拼音gǔn cháng
注音ㄍㄨㄣˇ ㄔㄤˊ

繁体袞裳

衮裳

词语解释

衮裳[ gǔn cháng ]

⒈  见“衮衣绣裳”。

引证解释

⒈  见“衮衣绣裳”。

分字解释


※ "衮裳"的意思解释、衮裳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衮裳”的意思:

“衮裳”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礼服,通常由五彩丝线绣成的华丽服装,是皇帝和高级官员在重要场合穿着的礼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衮裳”的条目解释如下:

衮裳(衮,读gǔn;裳,读shang):古代帝王的礼服。衮,绣有龙纹的袍子;裳,下裳,即裙子。合称衮裳,表示帝王的尊贵与威严。

出处:

“衮裳”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周南·关雎》篇,诗中有“王之衮裳,其犹可畏也”之句。

同义词:

龙袍、冕服、礼服

反义词:

平民衣、布衣

相关词语:

龙纹、十二章、冠冕堂皇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衮裳”作为古代帝王的象征,在网络文化中常被用来比喻某些人过于注重外在的尊贵和权威,而忽略了内在的品质和能力。例如,有人可能会用“穿上衮裳,却还是个草包”来形容那些外表华丽但内在空虚的人。

用这个词语造句:

皇帝身着华丽的衮裳,步入大殿,群臣肃立,以示对他的尊敬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