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

国俗


拼音guó sú
注音ㄍㄨㄛˊ ㄙㄨˊ

繁体國俗

国俗

词语解释

国俗[ guó sú ]

⒈  一国的风俗。

⒉  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汉人风俗。

引证解释

⒈  一国的风俗。

《孟子·告子下》:“华周 杞梁 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宋 苏辙 《王存磨勘改朝散郎》:“具官 王存,文雅足以饰吏事,靖重足以镇国俗。”

⒉  清 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以别于 汉 人风俗。参见“国字”。

《清史稿·后妃传·皇后乌喇那拉氏》:“国俗忌剪髮,而竟悍然不顾,朕犹包含不行废斥。”

分字解释


※ "国俗"的意思解释、国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国俗”的意思:

“国俗”指的是一个国家特有的风俗习惯,包括传统节日、礼仪、服饰、饮食、语言等方面的文化特征。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国俗”一词,但可以参考其中关于“国”和“俗”的解释。

国:国家,国土。

俗:风俗,习俗。

出处:

“国俗”作为一个复合词,并没有明确的出处,它是从“国”和“俗”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文化含义。

同义词:

风俗

习俗

国风

传统

反义词:

异俗

异风

相关词语:

风土人情

礼仪之邦

文化传统

社会风俗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故事或典故中,“国俗”常常被用来强调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特色。例如,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或视频,会提到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这些都是中国国俗的体现。

造句: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度佳节,这是我们国家的国俗,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