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ó tǎng
注音ㄍㄨㄛˊ ㄊㄤˇ
繁体國帑
词语“国帑”的意思:
国帑(guó tòng)指国家储存的财物,特别是指国库中的钱财。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国帑”一词,但根据其组成字义推测,“国”指国家,“帑”指财宝,合起来应指国家所拥有的财富。
出处:
“国帑”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常见于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国家财富。
同义词:
国库、国财、国库银、财库
反义词:
贫乏、空乏、匮乏
相关词语:
国库券、财政、税收、财富、富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国帑”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历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因战事频繁,国帑空虚,不得不采纳谋士的建议,实行屯田制,以充实国库。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为了应对连年战事,朝廷不得不动用国帑,支持军队征战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