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xìn

国信


拼音guó xìn
注音ㄍㄨㄛˊ ㄒ一ㄣˋ

繁体國信

国信

词语解释

国信[ guó xìn ]

⒈  国家的威信。

⒉  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

⒊  “国信使”的省称。

⒋  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威信。

《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
宋 叶适 《忠翊郎致仕蔡君墓志铭》:“使命事关国信,有不如意,国北门可復入耶?”

⒉  两国通使作为凭证的文书符节。

唐 张籍 《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过海便应将国信,到乡犹自著朝衣。”
《宣和遗事》前集:“虽无国信,谅不妄言。”

⒊  “国信使”的省称。

《宋史·外国传三·高丽》:“政和 中,升其使为国信,礼在 夏国 上。”

⒋  指国家间赠送的礼品。

《旧唐书·敬宗纪》:“命品官 田务丰 领国信十二车,赐 迴紇可汗 及 太和公主。”

国语辞典

国信[ guó xìn ]

⒈  国与国间用以征信的文书及符节。

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著朝衣。」

分字解释


※ "国信"的意思解释、国信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苦练杀敌本领,增长爱国信念,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2.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奋起,实现其立国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3.土耳其等国的银行在这一明显的外国信贷热中一马当先。

4.记者在咨询律师后了解到,我国信息保护的规范法条不少,但由于“法出多门”,结果频频遭遇监管“真空”。

5.苦练杀敌本领,增长爱国信念,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6.金融企业,尤其是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土耳其等国的银行在这一明显的外国信贷热中一马当先。


AI解释


词语“国信”的意思:

“国信”指的是国家之间的信任,通常用于描述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信关系。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直接收录“国信”这个词语,但从其构成来看,“国”指国家,“信”指信任,可以理解为“国家之间的信任”。

出处:

“国信”这个词语并没有明确的出处,但它是根据“国家”和“信任”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的。

同义词:

国家信任

国际信任

政治互信

反义词:

不信任

信任危机

互不信任

相关词语:

国际关系

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

战略伙伴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有一些关于国家之间互信的故事,比如“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建立了深厚的互信关系,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努力维护与各国的国信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