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ǔ shé yáo chún
注音ㄍㄨˇ ㄕㄜˊ 一ㄠˊ ㄔㄨㄣˊ
成语解释
鼓舌摇唇
繁体鼓舌搖唇
⒈ 同“鼓唇摇舌”。
⒈ 同“鼓唇摇舌”。
引明 周履靖 《锦笺记·联姻》:“引线鍼儿,伐柯斧具,鼓舌摇唇,婚男嫁女,花红羊酒是常仪。”
⒈ 鼓动嘴唇与舌头。比喻以言语搬弄是非。元·无名氏也作「摇唇鼓舌」。
引《连环计·第三折》:「你这里鼓舌摇唇说短长,则俺那新媳妇在车儿上,盼不见画戟雕鞍旧日郎。」
词语“鼓舌摇唇”的意思: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声音很大,态度很激动,好像是在激烈地争论或者夸夸其谈。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鼓舌摇唇”的解释并没有直接收录,但根据成语的意思,可以推测其与“舌”和“唇”的动作有关,可能是指说话声音大,表情激烈。
出处:
关于“鼓舌摇唇”的出处,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这个成语可能来源于古代对激烈争论或大声说话的描写。
同义词:
喧哗吵闹
高谈阔论
喋喋不休
反义词:
沉默寡言
低调内敛
语重心长
相关词语:
鼓噪喧哗
指桑骂槐
骂街斗嘴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鼓舌摇唇”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成语,网络上可能有许多以此为话题的段子或故事,但具体的故事内容因网络传播而难以追溯。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辩论会上,他鼓舌摇唇,试图说服大家接受他的观点,但对方也毫不示弱,现场气氛异常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