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

韩愈


拼音hán yù
注音ㄏㄢˊ ㄩˋ

繁体韓愈

韩愈

词语解释

韩愈[ hán yù ]

⒈  (768—824) 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在文学上反对骈偶文风,提倡散体。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是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在思想上维护儒家的传统思想,调强尧舜至孔孟的一脉相传的道统。

Han Yu;

国语辞典

韩愈[ hán yù ]

⒈  人名。(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卒谥文,宋代元丰年间追封为昌黎伯,世称为「韩昌黎」。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

分字解释


※ "韩愈"的意思解释、韩愈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努力。成绩优与良;才思浓与淡,都是由勤奋注定的。

2.中唐倡导“不平则鸣”、“陈言务去”的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功勋卓著,在诗歌艺术上也成就非凡。

3.杜甫的“文章憎命达”,韩愈的“不平则鸣”,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都是广为人知的名言。

4.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出自: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出自: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6.在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题木居士》这首诗中,昨日还囚首丧面、不堪其苦的烂木头,转眼变成堂堂皇的“木居士”,并于无佛处称尊。

7.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出自: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韩愈

8.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出自: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

9.在诗的品位上,一个人要能兼顾白居易与李贺,韩愈与李白,才算是通达而平衡。

10.韩愈在《进学解》中,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倡“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AI解释


词语“韩愈”:

意思:

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韩愈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贡献上,没有具体的字面解释。大致意思是赞扬韩愈为唐代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出处:

韩愈的作品见于《韩昌黎文集》等文献,他的文章和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

同义词:

无直接同义词,但可以与韩愈相关的文学家如柳宗元、苏轼等相提并论。

反义词:

无直接反义词。

相关词语:

韩文公、昌黎先生、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韩愈因坚持文学改革,倡导古文运动,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一种形式华丽但内容空洞的文体)相抗衡。他的这种坚持在后世被传为佳话,成为文学改革和思想自由的象征。

造句:

韩愈提倡的“文以载道”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