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àobái

皓白


拼音hào bái
注音ㄏㄠˋ ㄅㄞˊ
词性形容词

皓白

词语解释

皓白[ hào bái ]

⒈  雪白;洁白。

须发皓白。

white;

引证解释

⒈  纯白;洁白貌。

《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天者,纯粹朴素,质直皓白,未始有与杂糅者也。”
《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餘,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三:“有鸟有鸟谓白鷴,雪毛皓白红觜殷。”
清 林则徐 《次韵答姚春木》:“时事艰如此,凭谁议海防?已成头皓白,遑问口雌黄。”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〇六:“这院长是一位须发皓白、和蔼可亲的老者。”

国语辞典

皓白[ hào bái ]

⒈  雪白、洁白。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儒林外史·第七回》:「只见王惠须发皓白,走进门,一把拉著手。」

英语snow-white, spotless

法语blanc comme neige, impeccable

分字解释


※ "皓白"的意思解释、皓白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不知何时,更不知何处,一个年轻男子身穿一袭一尘不染的皓白锦衣,提剑撑伞,漫步走在雨中。

2.到了傍晚,她伸出芊芊玉指拿出一截碧玉短笛,樱唇微启,皓白的牙齿与玉笛相得益彰,兰香律动,流转出阵阵缠绵低切的笛声。


AI解释


词语“皓白”的意思:

“皓白”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颜色非常洁白、明亮,通常用来形容皮肤、牙齿、云彩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皓”字条目解释为“洁白”,与“白”字同义,常用于形容物体的颜色。“白”字的解释为“颜色纯白,无杂色”。

出处:

“皓白”这个词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是由“皓”和“白”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二者在汉语中都有悠久的使用历史。

同义词:

洁白、雪白、素白、晶莹、明亮

反义词:

漆黑、乌黑、灰暗、暗淡

相关词语:

皓月、皓齿、皓首(指白发)、皓首苍苍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皓白”的典故,可以联想到“皓月当空”,形容明月高挂,天空一片皓白,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网络故事方面,可以想象一个关于“皓白”的传说,比如讲述一位神仙或者英雄拥有洁白无瑕的皮肤,象征着他的纯洁和正义。

用这个词语造句:

1. 那位老人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保留着皓首苍苍的尊严。

2. 雪花飘落,整个世界都被这皓白的雪花装点得如诗如画。

3. 她的牙齿在阳光下闪烁着皓白的反光,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