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槊赋诗

词语解释
横槊赋诗[ héng shuò fù shī ]
⒈ 军旅征途中,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洒风度。
引证解释
⒈ 军旅征途中,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洒风度。
引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建安 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 曹氏 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
宋 苏轼 《后赤壁赋》:“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临 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吕志伊 《读史感赋》:“横槊赋诗一世雄,二 乔 未虏恨东风。”
国语辞典
横槊赋诗[ héng shuò fù shī ]
⒈ 槊,长八丈的矛。横槊赋诗形容意气风发的样子。
引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
宋·苏轼〈赤壁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分字解释
※ "横槊赋诗"的意思解释、横槊赋诗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横槊赋诗”的意思:
这个词语出自古代文学,意指手持长矛(槊)吟诗作文。它形容英勇豪迈的人物在战场上或危急时刻仍然能够文采飞扬,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横槊赋诗”并没有直接的条目,但可以理解为“横槊”指的是手持长矛,而“赋诗”则是指吟诗。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在手持长矛的状态下吟诗,形容英雄豪杰的文武双全。
出处:
“横槊赋诗”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曹操在北征乌桓时,乘着酒兴,手持长矛(槊),吟咏了一首诗,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同义词:
横戈赋诗
持矛吟咏
反义词:
沉默寡言
沉鱼落雁(形容女性美丽而不善于表达)
相关词语:
横戈跃马
雄才大略
文武双全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横槊赋诗”在网络上常常被引用来赞美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文学修养和豪情壮志的人。例如,一些网民在遇到困难时,会用这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不屈不挠。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战场上,他横槊赋诗,展现出了非凡的文采和英勇的气概,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
相关词语
- yǔ tǐ shī语体诗
- lí hé shī离合诗
- shī yòu诗囿
- shī xìng诗兴
- xīn tǐ shī新体诗
- shī kè诗刻
- jìn tǐ shī近体诗
- zhǎn shī展诗
- dù shī杜诗
- jīn tǐ shī禁体诗
- héng máo横矛
- shī kè诗课
- qiū shēng fù秋声赋
- yě lù shī野路诗
- shī wén诗文
- wú shēng shī无声诗
- chén shī陈诗
- máo shuò矛槊
- bǎi nián shī百年诗
- zòng héng纵横
- zá tǐ shī杂体诗
- shī yóu诗邮
- shī yǒng诗咏
- jīn tǐ shī今体诗
- shī yǒu诗友
- shī gē诗歌
- zhàn shī战诗
- shī zuò诗作
- shī yōng诗佣
- shī kè诗客
- niù tǐ shī拗体诗
- yǒng shǐ shī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