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ng suǒ
注音ㄏㄥˊ ㄙㄨㄛˇ
繁体橫索
⒈ 勒索。
⒈ 勒索。
引明 吴承恩 《开府介川毛公德政颂》:“曰邮有传,姦极牛毛,横索豪侵,四境告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鑾舆驾临,有太监某,横索金帛,其势汹汹。”
1.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词语“横索”的意思:
“横索”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横放或悬挂的绳索,也可以指横行无阻的索求或勒索。在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来比喻强加于人或不合理的要求。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横索”的解释为:“横索,横取也。索,求也。横取,谓强求也。”
出处:
“横索”一词的出处较为广泛,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韩信横索于齐”的记载。
同义词:
横求、勒索、索求、强索
反义词:
施舍、赠送、捐助、给予
相关词语:
横行、横贯、横断、横财、横祸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网络上,“横索”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些人利用职权或手段非法索要财物或利益的行为。例如,某官员利用职务之便向企业索要贿赂,这种行为就可以称为“横索”。
造句:
1. 那个商人为了得到订单,不得不忍受客户的横索,最终答应了对方的无理要求。
2. 在古代,一些贪官污吏常常横索民脂民膏,使得百姓生活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