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

合同


拼音hé tóng
注音ㄏㄜˊ ㄊㄨㄥˊ
词性名词


合同

词语解释

合同[ hé tong ]

⒈  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

agreement; contract;

引证解释

⒈  各方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

《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唐 贾公彦 疏:“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楔子:“一应家私财产,不曾分另,今立合同文书二纸,各执一纸为照。”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今人产业买卖,多于契背上作一手大字,而于字中央破之,谓之合同文契。商贾交易,则直言合同而不言契。其制度称谓,由来俱甚古矣。”
老舍 《二马》第五段五:“工人们已经和电影厂签了字,定了合同,没法再解约。”

⒉  和合齐同;齐心协力。

《礼记·乐记》:“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
孔颖达 疏:“言天地万物流动不息,会合齐同而变化者也。”
《史记·李斯列传》:“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
汉 桓宽 《盐铁论·险固》:“王者博爱远施,外内合同。”

⒊  结合;缔结。

《再生缘》第四五回:“夫人难任千金意,少不得,这段良缘要合同。”

⒋  谓志同道合。

《商君书·赏刑》:“是父兄、昆弟、婚姻、合同者,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
朱师辙 解诂:“谓道合志同之士。”
《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王逸 注:“四海并合,皆同志也。”

⒌  犹会同。

《红楼梦》第五五回:“王夫人 便命 探春 合同 李紈 裁处。”

国语辞典

合同[ hé tong ]

⒈  双方各执以为凭据的契约。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今立合同文书二纸,各收一纸为照。」
《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胡三公子约定三五日再请到家写立合同,央马二先生居间,然后打扫家里花园,以为丹室。」

契约 协定

⒉  齐心协力。

汉·桓宽《盐铁论·险固》:「王者博爱远施,外内合同。」
《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上下合同,可以长久。」

⒊  会合、会同。

《红楼梦·第五五回》:「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纨裁处。」

⒋  相同。

汉·赵岐〈孟子题辞〉:「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英语(business)​ contract, CL:個|个[ge4]

德语Vertrag (S, Rechtsw)​

法语contrat

分字解释


※ "合同"的意思解释、合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终止的科学含义是指一方当事人依照单方意思表示使继续性合同效力向将来消灭。终止与解除是一对并列概念。

2.??3、如遵照《株洲奥园广场定购协议》中约定的时间内签定《株洲市商品房(预)销售合同》并提交全部相关资料,可再享??98折优惠。

3.找到了症结所在就便于对症下药,安杰特事特办,直接联系交通学院王副校长,让他不要解除和牛德草的承包合同,并说这是公司高领导的意思。

4.合同草案签署后,彭英甲立即着手重建兰州机器织呢局,希图“由中华所出羊毛,就中华所产呢片,普销内地,以积备筑桥银两”。

5.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陈逢逢称,缴纳诚意金是主合同、即签订房屋购买合同之前的行为,叫做“合同预期行为”。

6.他告诉记者,为了保住“元宝”豆腐这块品牌,他已经决定通过法律程序,解除租赁合同,换一个地方,重打鼓另开张,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从这场麻烦中走出。

7.周四早上签订的合同实际生效日期追溯到3月11日。

8.这些招数适用于各种合同,比如,办公租赁合同、不动产合同、买卖合同、劳动合同、设备租赁合同、婚前协议。

9.为了还债,武汉国宾大酒店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严汉青和郭某一起,编造进口合同,骗得3家银行4份信用证,折合人民币3592万余元。

10.该厂以“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信守合同,热忱服务”为宗旨。


AI解释


词语“合同”的意思:

“合同”一词在汉语中通常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经过协商达成一致,形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它可以指口头协议,也可以指书面协议。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合”字有“相合,相合为一”之意,“同”字有“相同,一致”之意。因此,“合同”在康熙字典中可能被解释为“双方或多方达成一致,联合起来的协议”。

出处:

“合同”一词的出处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它是一个在古代就存在的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含义和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同义词:

协议

协定

合约

协约

契约

反义词:

解约

退约

中止协议

解散协议

相关词语:

合同法

合同书

合同条款

合同签订

合同解除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合同”在网络上的故事或典故并不常见,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法律、商业相关的网络事件,如某个公司因合同纠纷而引发的争议等。

用这个词语造句:

甲乙双方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保障了双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