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óngniáng

红娘


拼音hóng niáng
注音ㄏㄨㄥˊ ㄋ一ㄤˊ

繁体紅娘
词性名词

红娘

词语解释

红娘[ hóng niáng ]

⒈  原为文学人物名,《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侍女,促成了莺莺和张生的结合。后民间把红娘作为帮助别人完成美满姻缘的热心人的代称。现也常比喻为各方牵线搭桥、促成事情的人或组织。

soubrette;

引证解释

⒈  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的人物。 唐 元稹 《会真记》谓 崔莺莺 有婢曰 红娘,张生 私为之礼,使通意于 莺莺,于是促成了 莺莺 和 张生 的结合。 元 王实甫 《西厢记》进一步突出了 红娘 在 崔 张 婚姻上的作用。后因以 红娘 为帮助别人完成美好姻缘的人的代称。亦泛指为各方牵合、促成好事的人。

清 李渔 《合影楼》第一回:“緑波惯会做 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
粤剧《搜书院》第四幕:“我似 张生 情义重,中间谁个是 红娘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五章:“又没得 红娘 式的人物,帮助他们联络联络,要理解对方的心思是多么困难啊!”

⒉  曲名。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红娘》留醉打,觥使及醒差。”
自注:“舞引《红娘抛打》,曲名。”
唐 元稹 《狂醉》诗:“峴亭 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

⒊  即红娘子。参见“红娘子”。

宋 韩琦 《凉榭池上二阙》诗:“行困老樗阴下坐,儿童争喜捨红娘。”

国语辞典

红娘[ hóng niáng ]

⒈  唐元稹所著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人物。为崔莺莺婢女,从中撮合张生与莺莺的一段姻缘。后用为婢女的称呼,或称撮合男女的媒人。

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第一回》:「绿波惯会做红娘,不见御沟流出墨痕香。」

英语matchmaker

德语Ehestifter (S)​

法语marieuse

分字解释


※ "红娘"的意思解释、红娘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秋天红叶红艳艳,红色家乡红河山。新婚红喜贴窗口,红红灯笼挂门面。红色鞭炮红满天,红色红烛洞房燃。感谢红娘牵红线,婚礼家乡红妆穿!

2.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3.在红娘的帮助下,张生通过弹琴向莺莺表达了爱慕之情,两人暗中传递书简,终于私自结合。

4.是啊!我也很敬仰红娘子,她是女英雄!所以我想去找她,和她一起行侠仗义,扶危济困!听说清兵和蒙古人侵扰山西了,我此番前去山西也是要驱逐鞑子!

5.22年来,为了子弟兵们的婚姻,李耀梅不论春夏秋冬,不分酷暑严寒,不惜身心受累,不顾磨破口舌,走村入户为众多青年做“红娘”。


AI解释


词语“红娘”:

意思:

红娘原指古代婚姻介绍人,尤其是促成美满姻缘的人。现多用来比喻帮助他人牵线搭桥,使双方达成某种目的或建立某种关系的人。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无“红娘”一词的专门解释,因为“红娘”是民间俗语,不是正式的文言文词汇。

出处:

“红娘”一词起源于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西厢记》,剧中以崔莺莺的婢女红娘作为促成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婚姻的媒介,因此得名。

同义词:

月老、媒婆、月下老人、媒人

反义词:

媒忌、媒妁之忌

相关词语:

媒妁之言、姻缘、佳偶、喜结良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红娘的故事广为流传,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便是《西厢记》中的红娘促成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另外,现代网络中也有许多以红娘为主题的故事和段子,如“在线红娘”、“相亲红娘”等。

造句:

小明和丽丽是一对恋人,但他们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机会见面,直到小红娘的出现,他们的爱情才得以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