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áng bù
注音ㄏㄨㄤˊ ㄅㄨˋ
⒈ 恐惧。
⒈ 恐惧。
引《东观汉记·阳球传》:“权门惶怖股慄,莫不雀目鼠步。”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瑶》:“瑶 惊骇惶怖,因蒙面匍匐而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霍女》:“黄 惶怖莫知筹计,惟长跪一听女命。”
王统照 《号声·沉船》:“无穷尽的大水使他起一种惊奇而又惶怖的心理。”
⒈ 惶恐、害怕。
引《三国演义·第三回》:「卓按剑曰:『今日暗弱,不可以奉宗庙,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有不从者斩!』群臣惶怖莫敢对。」
词语“惶怖”的意思:
“惶怖”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惊慌害怕的情绪。常用来形容人在面临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感到的恐惧心理。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惶”的解释为:“恐惧也,惊慌也。”关于“怖”的解释为:“恐惧也。”所以“惶怖”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就是恐惧惊慌。
出处:
“惶怖”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明确,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能见到,如《诗经》、《楚辞》等。
同义词:
惊慌
恐惧
惶恐
焦虑
反义词:
安心
安详
宁静
沉着
相关词语:
惊恐万状
心惊肉跳
面如土色
震惊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惶怖”这个词语并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可以联想到一些情境,比如在灾难面前人们的恐慌情绪。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全城陷入了惶怖之中,人们四处奔逃,试图寻找安全的避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