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册

词语解释
黄册[ huáng cè ]
⒈ 明·清为征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籍。男女始生为黄,一说户口册籍的封面为黄色,故名。清代宗人府的户籍簿。宗室载入黄册,觉罗则载入红册,以图永世保存。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为征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籍。男女始生为黄,一说户口册籍的封面为黄色,故名。 明 张萱 《疑耀》卷二:“今制,丁口税粮,十岁一籍其数,曰黄册,自 刘宋 时已有之。
引齐高帝 即位,尝敕 虞玩之 与 傅坚意 检定,詔曰‘黄籍,人之大纲,国之政端’云云。时亦称人籍,今世多不解黄字之义,余偶閲 唐 开元 制,凡男女始生为黄……每岁一造计帖,三年一造户籍,即今之黄册也。谓之曰黄,亦自男女始生登籍而名之耳。”
《明会典·户口二·赋役》:“国初因赋定役,每十年,大造黄册,户分上中下三等,差役照册僉定。”
《清史稿·食货志一》:“编审之制……丁有民丁、站丁、土军丁、卫丁、屯丁。总其丁之数而登黄册。”
⒉ 清 代宗人府的户籍簿。宗室载入黄册, 觉罗 则载入红册,以图永世保存。
引《清会典·宗人府》:“黄档房,掌书黄册、红册。”
国语辞典
黄册[ huáng cè ]
⒈ 户口册籍。
引《续文献通考·卷六一·职官考》:「知县掌一县之政,凡赋役、岁会、实征、十年造黄册。」
《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总论》:「编审之时有二,一在十年大造,将钱粮、户口攒造黄册,进呈御览。」
分字解释
※ "黄册"的意思解释、黄册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黄册”的意思:
黄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方文书,主要用于登记人口和土地的统计信息。在明清两代,黄册是户籍管理的重要工具,由官方编撰,以黄纸为书写材料,故名“黄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黄册”的解释可能涉及其作为官方文书的用途和历史背景,但由于康熙字典是一部字书,具体的解释可能不会详细到描述其作为户籍管理工具的细节。
出处:
黄册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明朝,明代开始使用黄册进行户籍和土地的登记管理。
同义词:
户籍册
户口册
户口本
反义词:
无册
失册
无籍
相关词语:
户籍制度
土地登记
官册
官书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黄册,没有特别著名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它在历史研究中与明朝和清朝的户籍制度相关,有时会出现在历史小说或纪录片中。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明清时期,黄册是每家每户都必须按时上报的官方文件,上面详细记录了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职业等信息。
相关词语
- huáng mù zūn黄目尊
- huáng hǎi hǎi zhàn黄海海战
- huáng huā黄花
- huáng tǔ dì黄土地
- huáng hé黄河
- huáng xīng黄兴
- huáng hūn黄昏
- huáng yī fū黄衣夫
- huáng jīn黄金
- huáng liú lí黄琉璃
- huáng tǔ黄土
- zhù cè注册
- cè lì册立
- huáng tǔ rén黄土人
- huáng guàn cǎo fú黄冠草服
- huáng yè黄页
- huáng yī黄衣
- èr huáng二黄
- huáng tǔ gāo yuán黄土高原
- huáng cǎo bù黄草布
- xiàng cè相册
- bái cǎo huáng yún白草黄云
- huáng zūn xiàn黄遵宪
- huáng gān gān黄干干
- yù yī huáng御衣黄
- huáng tǔ dào黄土道
- huáng jǐng rén黄景仁
- liǔ sè huáng柳色黄
- tǔ huáng土黄
- shǒu cè手册
- xiù mín cè秀民册
- huáng sè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