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gāng

皇纲


拼音huáng gāng
注音ㄏㄨㄤˊ ㄍㄤ

繁体皇綱

皇纲

词语解释

皇纲[ huáng gāng ]

⒈  谓三皇五帝的纲纪。

⒉  朝廷的纲纪。

引证解释

⒈  谓三皇五帝的纲纪。

《文选·班固<答宾戏>》:“廓帝紘,恢皇纲。”
吕向 注:“言开大五帝三皇之纲纪也。”
《后汉书·崔駰传》:“古者阴阳始分,天地初制,皇纲云绪,帝纪乃设。”

⒉  朝廷的纲纪。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在 汉 之季,皇纲幅裂。”
唐 杜甫 《北征》诗:“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皇纲不振,大宇中倾。”

国语辞典

皇纲[ huáng gāng ]

⒈  皇帝治理天下的纲纪。

汉·班固〈答宾戏〉:「廓帝纮,恢皇纲。」
《三国演义·第五回》:「汉室不幸,皇纲失统。」

分字解释


※ "皇纲"的意思解释、皇纲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皇纲”:

意思:皇纲指的是皇帝的纲纪、法度或法律。在古代,皇纲常用来指代国家的根本法度,即皇帝制定的规章制度。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并未直接收录“皇纲”一词,但根据其词义,可以推断其与“纲纪”、“法度”等词语相关。

出处: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如《后汉书·马援传》中就有“皇帝以明法重刑,以正皇纲”的记载。

同义词:法度、纲纪、律令、规矩等。

反义词:混乱、无序、无度等。

相关词语:皇帝、朝廷、律法、纲常、法度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在古代,皇帝被视为国家的象征,皇纲则代表了国家的根本法度。因此,许多关于皇帝的故事或典故中都会涉及到皇纲这一概念。

造句: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皇帝亲自制定了严明的皇纲,以确保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网络故事或典故示例: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张良的谋士,他协助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张良曾对刘邦说:“皇帝以明法重刑,以正皇纲。”这句话成为了后来皇帝制定法律、维护国家稳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