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伥

词语解释
虎伥[ hǔ chāng ]
⒈ 伥鬼。
英ghost of one devoured by tiger;
引证解释
⒈ 俗传引导猛虎食人的鬼物。多用以比喻助恶为虐的人。
引明 张煌言 《复郎廷佐书》:“譬之虎倀戒途,雁奴伺夜,既受其役,竟亡其哀。”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幽都蹲土伯,九关飞虎倀。”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徐懋庸作<打杂集>序》:“中国 也真有一班人在恐怕 中国 有一点生气;用比喻说:此之谓‘虎伥’。”
国语辞典
虎伥[ hǔ chāng ]
⒈ 相传被虎吃掉的人,其鬼魂为虎的奴隶,以引导虎吃人,称为「伥鬼」。见明·张自烈《正字通·人部》。
⒉ 比喻帮助坏人为非作歹的人。
例如:「他为了图己之利,居然甘心为虎伥,助纣为虐。 」
近走狗
分字解释
※ "虎伥"的意思解释、虎伥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立世界之强林,更须自主;逢宵小之觊觎,岂容虎伥?故而薪火相传,从未绝于希望;矢志共济,愈加振于激昂。
AI解释
词语“虎伥”:
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形状像虎,能吃人。后比喻凶恶的人或势力。
康熙字典解释:康熙字典中无此字,但根据其字面意思,可推测为“虎”与“傒”的组合,“傒”意为恶鬼,因此“虎伥”应指恶虎所化的恶鬼。
出处:《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阴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名曰虎伥。”
同义词:虎妖、虎怪、虎鬼
反义词:仁兽、善类
相关词语:虎狼、虎豹、虎头虎脑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有关于“虎伥”的传说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聊斋志异》中的《虎伥》篇。讲述了一个名叫王生的书生,在山林中遇到一只虎伥,被其吃掉,后来通过机智逃脱,并最终将虎伥杀死的故事。
造句:这个恶势力如同虎伥一般,四处作乱,百姓苦不堪言。
相关词语
- lán lù hǔ拦路虎
- hǔ shì dān dān虎视眈眈
- bái hǔ白虎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遗患
- lǎo hǔ老虎
- zhòng hǔ tóng xīn众虎同心
- fāng hǔ方虎
- èr hǔ二虎
- wú shēng hǔ无声虎
- yǎng hǔ yí huàn养虎遗患
- chāng chāng伥伥
- chī mù hǔ wěn鸱目虎吻
- mǎ mǎ hǔ hǔ马马虎虎
- hǔ hǔ虎虎
- hǔ fú虎符
- lǎo hǔ qián老虎钳
- bái é hǔ白额虎
- chái hǔ sì nüè豺虎肆虐
- bá hǔ xū拔虎须
- chái láng hǔ bào豺狼虎豹
- hǔ bào zhī jū虎豹之驹
- xiāo hǔ虓虎
- hǔ chāng虎伥
- hǔ chāng虎伥
- pí hǔ貔虎
- bái hǔ tāng白虎汤
- hǔ jù虎踞
- biàn zhuāng zi cì hǔ卞庄子刺虎
- xiā hǔ虾虎
- tóu zhù shì hǔ投杼市虎
- fēn hǔ jié分虎节
- hǔ gǔ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