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ī lún
注音ㄏㄨㄟ ㄌㄨㄣˊ
繁体隳淪
词语“隳沦”的意思:
“隳沦”是一个文言文词汇,指败坏、沦陷、毁坏等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理解为事物的破坏、衰败或人的堕落。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隳沦”条目解释为:“败坏,堕落。沦,陷也。”
出处:
“隳沦”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但具体出处难以确定。以下是一些含有“隳沦”一词的古代文献:
1. 《史记·太史公自序》:“隳沦道德,灭裂仁义。”
2. 《汉书·扬雄传》:“隳沦六经,毁裂五常。”
同义词:
1. 败坏
2. 衰败
3. 毁灭
4. 堕落
反义词:
1. 兴盛
2. 完好
3. 振兴
4. 高尚
相关词语:
1. 隳堕
2. 沦丧
3. 淹没
4. 腐败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隳沦”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为罕见,以下是一个与“隳沦”相关的古代典故: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范蠡的贤臣,他助越王勾践复兴国家后,深知权力容易导致腐败,于是选择隐退江湖。在范蠡看来,权力和地位是隳沦道德的根源,所以他告诫后人:“君子之行,不为己甚,不为物欲所动,不为权势所屈。”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隳沦,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