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会同馆会同馆的意思
huìtóngguǎn

会同馆


拼音huì tóng guǎn
注音ㄏㄨㄟˋ ㄊㄨㄥˊ ㄍㄨㄢˇ

繁体會同館

会同馆

词语解释

会同馆[ huì tóng guǎn ]

⒈  元、明、清三朝接待藩属贡使的机构。

引证解释

⒈  元、明、清 三朝接待藩属贡使的机构。 《元史·百官志一》:“会同馆,秩从四品。掌接伴引见诸番蛮夷峒官之来朝贡者。 至元 十三年始置。二十五年罢之。二十九年復置。

元贞 元年以礼部尚书领馆事,遂为定制。”
《明史·职官志一》:“﹝兵部﹞所辖,会同馆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二人,从九品。”
《清史稿·职官志一》:“顺治 元年,会同四译分设二馆。会同馆隶礼部,以主客司主事 满 汉 各一人提督之。”

分字解释


※ "会同馆"的意思解释、会同馆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会同馆”的意思:

会同馆,指古代官方设立的一种机构,主要用于接待外国使节、官员或者处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往事宜。它是古代外交事务的重要场所。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直接收录“会同馆”一词,但根据其用法和上下文推测,可以理解为与外交、接待相关的场所。

出处:

会同馆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明朝,后来在清朝继续沿用。具体出处难以确定,但可以认为它起源于明朝的官方外交机构。

同义词:

外交馆

使馆

驻外馆

反义词:

驻内馆(指国内的接待机构)

隐蔽所

相关词语:

外交使节

使馆区

官员接待

国际关系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由于“会同馆”是一个历史性词汇,并没有广泛流传的网络故事或典故。但在历史小说、电视剧或者历史类的网络讨论中,可能会提及会同馆作为背景或者事件发生的地点。

用这个词语造句:

清代的会同馆不仅是外国使节到访时的接待场所,也是展示我国开放态度和外交礼仪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