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

词语解释
监司[ jiān sī ]
⒈ 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汉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
⒉ 监察。
引证解释
⒈ 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 汉 以后的司隶校尉和督察州县的刺史、转动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称为监司。
引《后汉书·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 杨珽 《龙膏记·赐玦》:“他始拿守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该轮到我宰相了。”
清 李调元 《九月初六日过燕郊》诗:“我本治 河 监司官,闻言顿觉心难安。”
章炳麟 《訄书·禁烟草》:“烟叶之苦泽,下毒其壤,数年不能成菜茹,虽欲反而树稼,其道无繇。殖者滋庶,食者滋众,民利而翫之,监司恬而狎之。”
⒉ 监察。
引《后汉书·贾宗传》:“宗 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姦。”
国语辞典
监司[ jiān sī ]
⒈ 监察。
引《后汉书·卷一七·贾复传》:「宗擢用其任职者,与边吏参选,转相监司,以擿发其奸。」
⒉ 职官名。监察地方属吏的司、道诸官。
引《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明·杨珽《龙膏记·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继拿监司,我都不能禁他。」
分字解释
※ "监司"的意思解释、监司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但地方节度使依然在捍卫边疆以及钳制监司方面,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
2.戒谕三省,谨择监司,俾表率州县。
AI解释
词语“监司”的意思:
“监司”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指负责监督地方的官员。在古代,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设立了监察机构,监司就是这些监察机构中的官员,主要负责监督地方官员的行为,确保地方政务的顺利进行。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对于“监司”的解释是:“监司,官名。掌监察地方之官也。”
出处:
“监司”这一官职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制。《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就有关于监司的记载。
同义词:
监察官
监察使
监察御史
反义词:
被监察者
不法官员
相关词语:
监察
监察院
官僚
地方官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监司”的网络故事或典故较少,但可以联想到的是古代官员的清廉与腐败。例如,古代有“包拯断案”的故事,包拯作为监察官,公正无私,为民除害,成为清廉官员的典范。
用这个词语造句:
明朝时期,这位监司不畏权贵,严格执法,使得地方政治风气为之一新。
相关词语
- fān sī藩司
- sī fǎ司法
- jiān chá监察
- sī jī司机
- jiān lǐ yuán监理员
- jiān cè监测
- sī kōng tú司空图
- jiān lǐ监理
- tǔ mù jiān土木监
- dào huì sī道会司
- lǐ jiān里监
- jiāng zuò jiān将作监
- jiān tīng监听
- sī mǎ司马
- àng sī盎司
- jiān guǎn监管
- sī fǎ jī guān司法机关
- shí èr jiān十二监
- tǔ sī土司
- guó zǐ jiān国子监
- pài lì sī派力司
- gōng sī公司
- xiàn sī宪司
- sì sī四司
- jiān xíng监行
- jì sī祭司
- gǔ quán gōng sī股权公司
- bǎo xiǎn gōng sī保险公司
- yóu sī邮司
- jiān jiān监监
- jiān jiǎn监检
- bái yún sī白云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