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

戟盾


拼音jǐ dùn
注音ㄐ一ˇ ㄉㄨㄣˋ

戟盾

词语解释

戟盾[ jǐ dùn ]

⒈  亦作“戟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戟楯”。戟和盾。

《六韬·林战》:“使吾三军,分为衝陈,使兵所处,弓弩为表,戟楯为里。”
《汉书·李陵传》:“陵 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
《晋书·羊祜传》:“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楯不如中国,唯有水战是其所便。”

分字解释


※ "戟盾"的意思解释、戟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戟盾”的意思:

“戟盾”是古代武器的一种,指的是既有戟(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头端为枪状,可刺可击)又有盾(用以防护身体和兵器的防御工具)的组合。这种武器在古代战场上非常常见,既可以用来攻击,也可以用来防御。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并没有直接收录“戟盾”这个词,但是根据对“戟”和“盾”的解释,可以推测“戟盾”可能是指戟和盾的组合。

出处:

“戟盾”作为一种武器,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多次出现,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出处。它来源于古代的武器文化。

同义词:

“戟盾”的同义词有“戈盾”、“矛盾”等。

反义词:

“戟盾”的反义词可以是“剑”、“枪”等单手武器或“弓箭”等远程武器。

相关词语:

与“戟盾”相关的词语有“长矛”、“盾牌”、“铠甲”、“兵器”等。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在古代,有很多关于戟盾的战争故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就有使用戟盾的描述。在网络文学中,也有不少以古代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其中可能会提及戟盾。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代战场上,战士们手持戟盾,英勇无畏地冲锋陷阵,为国家的安宁付出鲜血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