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tiě

揭帖


拼音jiē tiě
注音ㄐ一ㄝ ㄊ一ㄝˇ

揭帖

词语解释

揭帖[ jiē tiě ]

⒈  古时监察部门长官揭发不法官吏的一种文书;也指旧时张帖的启事、文告(多指私人的)

notice;

引证解释

⒈  见“揭贴”。

⒉  古代公文的一种。

元 虞集 《京畿都漕运使善政记》:“收支之数,有所勘会,止从本司揭帖图帐申报,无烦文也。”
《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节级缉捕领了 西门庆 钧语,当日即查访出各人名姓来,打了案件,到后晌时分,来 西门庆 宅内,呈递揭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寧南侯 左良玉 有本章一道,封投通政司;这是内阁揭帖,送来过目。”

⒊  旧时称张贴的启事、公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二:“同时街头巷口发见些揭帖……一律不署姓名。”

国语辞典

揭帖[ jiē tiě ]

⒈  旧时张贴的通告。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小弟做了一篇留都防乱的揭帖,公讨其罪。」

⒉  向上司陈诉的报告书。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不想安绵兵备道与闻参将不合,时值军政考察,在按院处开了款数,递了一个揭帖,诬他冒用国课,妄报功绩,侵克军粮,累赃巨万。」

分字解释


※ "揭帖"的意思解释、揭帖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AI解释


词语“揭帖”的意思:

“揭帖”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公开张贴或散发某种告示、传单、标语等,以广而告之。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指张贴寻人启事、广告、海报等。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未收录“揭帖”一词,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康熙字典解释。

出处:

“揭帖”一词的具体出处无法考证,但根据其意义推测,可能源于古代张贴告示、传单等行为。

同义词:

张贴

发告示

传单

海报

反义词:

撤下

收藏

隐藏

相关词语:

告示

传单

海报

启事

布告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揭帖”在网络上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典故,以下列举一个例子:

故事:某城市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警方在案发地点张贴了寻人启事。一位热心网友发现启事中的照片与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张照片相似,于是将照片发到网上,呼吁大家帮忙寻找。最终,警方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成功破案。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近日,我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盗窃案,警方已张贴揭帖,呼吁广大市民提供线索,共同协助警方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