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幢

词语解释
经幢[ jīng chuáng ]
⒈ 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凿石为柱,上覆以盖,下附台座,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上。其制式由印度的幢形变化而来。
引证解释
⒈ 我国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 唐。凿石为柱,上覆以盖,下附台座,刻佛名、佛像或经咒于上。其制式由 印度 的幢形变化而来。
引唐 李玫 《异闻实录》卷一:“开元 中, 明皇 与 杨妃 建此寺,立经幢。”
《隶续·汉王稚子二阙画象》 宋 洪适 释:“西州 所存 汉 人墓闕,其石方数尺,间有闕者,上琢楼屋为盖,如今寺观中经幢。”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他最有兴趣的,是经幢石刻。因此整部日记,几乎有一半篇幅,记的是购买经幢,考订经幢。”
国语辞典
经幢[ jīng chuáng ]
⒈ 刻有佛名或佛经的石柱。为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多置于塔内或佛像前,用以制伏群魔或宣导众生。
分字解释
※ "经幢"的意思解释、经幢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经幢”的意思:
“经幢”是指古代佛教用于悬挂经文的一种立式木制或石制塔状物,通常用于寺庙或佛教活动中。它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具有装饰和纪念的作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关于“经幢”的解释为:“经幢,立幢也。古之佛寺,常于殿前立幢,以标佛号,亦以标佛经也。”
出处:
“经幢”最早见于《大唐西域记》中,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结合本土文化而产生的一种宗教建筑形式。
同义词:
幢、经幡、经塔
反义词:
无特定反义词,但可以理解为与“经幢”功能相反的宗教建筑或物品。
相关词语:
佛经、寺庙、僧侣、佛像、佛塔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经幢”的网络故事较少,但可以联想到一些与佛教相关的典故。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一首诗《题经幢》,其中提到:“经幢立处云山静,古木参天岁月长。”这首诗描绘了经幢所在地的宁静景象,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老的寺庙中,一座精美的经幢矗立在殿前,上面刻满了佛经,显得庄严肃穆。
相关词语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yì jīng义经
- zhuàng zhǔ幢主
- wǔ fāng zhuàng五方幢
- jīng cháng经常
- jīng jì zuò wù经济作物
- jīng yì经义
- yǐ jīng已经
- jīng lǐ经理
- cái jīng财经
- jīng yíng经营
- zhèng jīng正经
- jīng diǎn经典
- bù jīng不经
- gè tǐ jīng jì个体经济
- shí èr jīng十二经
- chuáng jié幢节
- jīng jì经济
- guó mín jīng jì国民经济
- céng jīng曾经
- jīng fèi经费
- qǔ jīng取经
- jù jīng据经
- zuò gǔ zhèng jīng作古正经
- jīng yàn经验
- dōng jīng东经
- shén jīng神经
- jí tǐ jīng jì集体经济
- jīng guǎn经管
- zhèng jīng bā bǎi正经八百
- méi zhèng jīng没正经
- jīng jì tǐ zhì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