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鸠盘荼鸠盘荼的意思
jiūpán

鸠盘荼


拼音jiū pán tú
注音ㄐ一ㄡ ㄆㄢˊ ㄊㄨˊ

繁体鳩盤荼

鸠盘荼

词语解释

鸠盘荼[ jiū pán tú ]

⒈  参见:鸠槃荼,鸠盘荼。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鳩槃荼”。佛书中谓噉人精气的鬼。亦译为瓮形鬼、冬瓜鬼等。常用来比喻丑妇或妇人的丑陋之状。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中宗 朝,御史大夫 裴谈 崇奉释氏。妻悍妬, 谈 畏如严君,尝谓人:‘妻有可畏者三:少妙之时,视之如生菩萨。及男女满前,视之如九子魔母,安有人不畏九子母耶?及五十六十,薄施粧粉,或黑视之,如鳩盘荼,安有人不畏(鳩盘荼)?’”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丽人杂记》:“山谷 《戏闻善遣侍儿来促诗》云:‘日遣侍儿来报嘉,草鞋十里踏堤沙,鳩盘荼样施丹粉,只欠一枝蒿苣花。’其丑陋可想, 山谷 亦善戏也。”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我生天上,春吐栴檀气,夏吐芬陀利气,秋吐兰气,冬吐须曼那气,身长由延,端正第一,当念众生现富单那形,鳩槃荼形,夜迦形,或人生中粗弊如畜,福力轻微,或生疣赘,五官不全,同伦讥厌,己亦厌苦,我当巧术而以度之。”

分字解释


※ "鸠盘荼"的意思解释、鸠盘荼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鸠盘荼”是梵文“Kūtya”的音译,汉语中常用于佛教用语,意思是“酒”,也指酒器。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没有收录“鸠盘荼”这个词语,但根据其梵文原意,可以理解为与酒相关的物品或概念。

出处:

鸠盘荼的出处主要与佛教有关,源自梵文佛教文献。

同义词:

酒杯、酒器、酒具

反义词:

无酒、戒酒

相关词语:

酒宴、酒令、酒肆、酒香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鸠盘荼在网络故事中较少提及,但在佛教故事中,鸠盘荼常与酒宴、酒乐等概念相关联。

用这个词语造句:

在古老的寺庙中,高僧们围坐在鸠盘荼周围,品味着清酒,谈论着佛法。

相关典故:

在佛教传说中,鸠盘荼与酒宴有关,象征着世间繁华与虚幻。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用鸠盘荼来招待唐僧师徒,寓意着世间繁华终将归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