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kǒu

决口


拼音jué kǒu
注音ㄐㄩㄝˊ ㄎㄡˇ

繁体決口
词性动词
港台破堤

决口

词语解释

决口[ jué kǒu ]

⒈  堤岸被水冲出缺口。

(of a dyke,etc.)be breached; burs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决口”。

⒉  谓堤岸被水冲出缺口。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堤辚子》:“有堤轔子,产 河 中……穴於堤中,以鲤鱼为食,锥沙如空,鳧极快。每决口,必有堤轔子成羣结队,力锥堤岸。”
《老残游记》第十四回:“宫保以为夹堤里的百姓,庐墓生产可惜,难道年年决口,就不伤人命吗?”

⒊  指割嘴巴。

《百喻经·唵米决口喻》:“如彼愚人,以小羞故,不肯吐米,以刀决口,乃显其过。”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弘肇 掌部禁兵,巡逻 京城,得罪人,不问轻重,於法何如,皆专杀不请,或决口,斮筋,折脛,无虚日;虽姦盗屏跡,而冤死者甚众,莫敢辩诉。”

⒋  亦作“决口”。指堤岸的缺口。亦泛指缺口。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蒲城王文恪公尸谏》:“上命学士 蒲城 王文恪 公塞决口。”
殷夫 《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诗:“呵,我们将看见这个决口,红的血与白的脓汹涌奔流。”

国语辞典

决口[ jué kǒu ]

⒈  沿河的堤防被大水冲出缺口。

《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宫保以为夹堤里的百姓,庐墓生产可惜,难道年年决口就不伤人命吗?」

分字解释


※ "决口"的意思解释、决口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在东南部的斯莫梁区,许多村庄遭到冰雹袭击,鸡蛋大的冰雹摧毁了大片农作物和居民住宅,还有一处拦河坝决口,一些村庄被淹没。

2.2007年7月,宝应县范水镇金宝圩村遭受百年不遇洪灾,运河支流发生决堤,四连官兵在第一时间赶到决口圩段,历时18小时排除险情。

3.如果不能及时堵住大堤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4.1998年长江洪灾,亿万人民众志成城,防止了长江的决口。

5.无论是地震覆灭了整个民族,江河决口冲走落水的农民连带着牛的尸体和倒塌的梁柱,还是打了胜战的军队屠杀.俘虏那些自卫的人,又用刀神的名义实行抢劫并且用炮声向神灵表示谢意,都同样是让人恐惧的大灾难,同样破坏了我们对于永恒公理的信仰,破坏了我们对上帝的保佑和人类理性的依赖。

6.无论是决口,还是改道,其造成的灾难都不可言状。

7.如果不能及时堵住大堤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8.如果不能及时堵住大堤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

9.在洪水肆虐的长江大堤上,往往这儿的决口还没堵上,那儿又出现了管涌,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0.无论是决口,还是改道,其造成的灾难都不可言状。


AI解释


意思

“决口”通常指堤坝或河堤因为破损、破坏等原因出现开口或漏洞,导致水流涌出。在比喻意义上,也可以指某种限制或约束被突破。

康熙字典解释

在《康熙字典》中,“决”字有多个含义,其中“决口”的解释可能涉及“破堤”或“决裂”等含义。

出处

“决口”这个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很常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决江河之口,塞四海之流”的记载。

同义词

破堤、溃堤、崩口、裂口、决裂

反义词

封口、堵口、堵堤

相关词语

防水、防洪、堤坝、河堤、泄洪

网络故事或典故

网络上有关“决口”的故事不多,但可以联想到一些关于自然灾害导致决堤的灾害故事,如历史上黄河的多次决口事件。

造句

去年夏天,连续的暴雨导致河堤多处决口,河水泛滥,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关典故

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决口”典故可能要数宋朝名将岳飞抗金时期,黄河决口导致金军水淹东京(今开封)的故事。虽然这一事件与岳飞的直接军事行动并无直接关系,但它成为了民间关于岳飞英雄事迹的一部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