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距跃三百距跃三百的意思
yuèsānbǎi

距跃三百


拼音jù yuè sān bǎi
注音ㄐㄨˋ ㄩㄝˋ ㄙㄢ ㄅㄞˇ

成语解释 距跃三百

繁体距躍三百

距跃三百

词语解释

距跃三百[ jū yuè sān bǎi ]

⒈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雠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雠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后用以谓欢欣之极。

引证解释

⒈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魏讎 伤於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参见“距跃”。

魏讎 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寧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
后用以谓欢欣之极。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余读之,距跃三百。”
梁启超 《锦爱铁路问题》:“则此路诚为 东三省 起死回生唯一之良方,吾愿距跃三百以赞成者也。”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海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分字解释


※ "距跃三百"的意思解释、距跃三百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AI解释


词语“距跃三百”的意思:

“距跃三百”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跳跃的高度非常高,距离也非常远。在现代汉语中,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的技艺或能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对“距跃三百”的解释是:“距跃,跳跃也。三百,形容跳跃之高远。”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载,原文是:“孙子曰:‘吾闻之,马之千里者,一跃三百,一驰八百。’”

同义词:

跃然纸上、飞跃、腾跃、跃进

反义词:

蜷缩、蹒跚、踉跄、蹒跚

相关词语:

跳跃、腾空、飞跃、跃进、跃然

与这个词相关的网络故事或典故:

关于“距跃三百”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家孙武的兵法。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到,马的力量在跳跃时可以达到“一跃三百”,在奔跑时可以达到“一驰八百”。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人的技艺或能力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用这个词语造句:

这位体操运动员的距跃三百动作,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